5月10日,記者從省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安徽省《關于扎實推進民生工作的意見》已正式出臺。在就業創業、公共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文化體育、公共安全、基礎設施、生態環境、脫貧攻堅等九個方面,對2017~2021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就業創業


  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超九成

 

  到2021年,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左右,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高級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達到30%以上;居民人均收入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意見》提出,我省將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城鎮新增就業300萬人以上;每年開發5萬個公益性崗位;每年培訓退役士兵1.5萬名;每年開發2萬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崗位。同時,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技工總量達到550萬人。

 

  公共教育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0%

 

  到2021年,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90%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0%以上;基本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以上;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92%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0%。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實現全覆蓋。

 

  《意見》明確,我省將通過各類措施,年均資助1300萬人次學生就學。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幼兒園,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900所左右。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建設校舍面積219萬平方米。

 

  同時,重點建設8所左右特色高水平大學和一批優勢特色學科專業、10所左右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和一批品牌應用型專業、20所左右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和一批緊密對接產業的高職專業。建成80所省級示范(特色)中等職業學校。

 

  醫療衛生


  每千常住人口職業醫師2.32人

 

  到2021年,每千常住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6張、執業(助理)醫師達到2.32人、公共衛生人員數達到0.83人;市、縣、鄉級婦幼保健計生服務機構中衛生技術人員比例不低于80%;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7.3歲。

 

  《意見》提出,我省將優化醫療衛生資源布局,著力打造區域醫療中心;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和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

 

  社會保障


  養老床位不少于45張/千名老人

 

  到2021年,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均達到95%以上,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穩定在75%左右;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不少于45張。

 

  值得一提的是,今后,我省將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將養老服務資源向居家社區服務傾斜。

 

  公共文化


  公共文化場館全部免費開放

 

  到2021年,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文化設施全面覆蓋、互聯互通;公共文化場館全部免費開放(文物建筑及遺址類博物館除外),流動文化設備和數字文化陣地建設全面加強,惠及全省2200萬人次。

 

  支持全省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紀念館、美術館、科技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另外,鼓勵社會力量通過投資或捐助設施設備、興辦實體、資助項目等方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

 

  公共安全


  群眾安全感穩定在95%以上

 

  到2021年,人民群眾安全感穩定在95%以上;食品藥品和農產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監管能力顯著提高;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基本成熟,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產安全等事故總量明顯減少。

 

  基礎設施


  大城市有效應對30~50年一遇降雨

 

  到2021年,重要支流防洪標準總體達到20年一遇以上;大城市能有效應對30~50年一遇降雨;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0%以上。

 

  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客車通達率達到100%。

 

  生態環境


  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到2021年,空氣環境質量優良率提高到80%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4%左右;全省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提高到74.5%,劣V類水體、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意見》提出,全面推行“河長制”,保護水資源。支持巢湖等流域開展系統綜合治理與保護修復,開展瓦埠湖等良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實施生活污水處理及配套管網建設等項目。

 

  脫貧攻堅


  3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到2020年,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00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3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按照《意見》,在實施精準扶貧時,我省將以大別山區和皖北地區為主戰場。每年對扶貧對象的脫貧成效,進行第三方監測評估。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