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球“科技集群”中,合肥居第40位;在《自然》雜志發布的全球“科研城市”中,合肥居第13位。科技藍,成為合肥最鮮亮的名片底色。

放眼合肥,科創布局棋盤上,同心文化也落子有聲。“科技+”的統戰文化建設畫卷正徐徐鋪展。

一步統籌,浸潤科技的點滴細節

當統戰文化遇上科創,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2020年5月,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加強合肥市統戰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實施統戰文化建設政治引領、教育基地、文化品牌、宣傳陣地、文藝精品五大基礎工程,構建長效運行機制。對標全市文化建設總體規劃,為跑出科技“加速度”貢獻統戰力量,統戰文化建設事業翻開新篇章。

用好科創資源,推進統戰文化建設。“同心論壇”立足合肥本地稟賦,講述各類科技主題,延展選題廣度,增加思想厚度;“校地統戰聯盟”串聯全城高校資源,共育時代英才,“輸血”與“造血”有機結合,為城市發展輸送數字化人才;“同心書籍”飛入尋常百姓家,邁進合肥每一個“15分鐘生活圈”,以繡花功夫助力科普宣傳。
 
一方屏幕,凝聚強勁的文化動能
 
互聯網時代,積極利用社交媒體平臺,是文化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
 
縱向看,市委統戰部依托“合肥統戰”微信公眾號,常態化開展文化宣傳工作,將統戰文化觸角延伸至網絡空間的“毛細血管”,沉淀至城市傳播的日常之中,文化傳播力穩中有進。
 
橫向看,合肥統一戰線“十件大事”網絡評選連續兩年舉行,超過20萬人次參與;“奮進新征程、新星向未來”等各類專題短片投放于網絡平臺,用鏡頭記錄合肥發展,傳播合肥聲音;“尋美合肥”主題活動在全市范圍內進行,“尋美合肥(統戰)”視頻隨手拍、“全國網絡名人看包公、看銘傳”、“同心直播”等系列活動火熱開展。多元參與、集思廣益,合肥之美躍然盡現。

市委統戰部負責人表示,統戰文化建設要充分調動網絡人士積極性,線上線下一體推進,為合肥打造文化之城貢獻智慧與力量。
 
一抹翠綠,擘畫同心的創新藍圖
 
科技創新離不開綠色協同,數字化和綠色化日益成為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趨勢。
 
在傳統元素與現代元素的交織中,文化建設的思維方式亟待轉變。
 
打破思維定勢,說易行難。聚焦統戰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市委統戰部加速破題。學林同心文化公園、雙鳳開發區同心公園、朱巷同心公園、肥西豐樂統戰文化長廊……在開發建設同心公園與文化長廊的過程中,市委統戰部既留意挖掘合肥本土的中華優秀文化資源,保證源頭活水;又致力納入統戰文化特色,賦予時代內涵。
 
海納百川,兼容并蓄,這其中體現的正是統戰文化建設的包容與創新。
 
俯瞰同心地圖,文脈基因活,布局氣象新,統戰文化藍圖更加清晰。(王駿超 谷巍)
責任編輯: 束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