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于5月17日至19日在合肥舉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為合肥“美言”,合肥可以理解為合作發財,也寓意著合作共贏。作為合肥肇興之地的廬陽區,瞄準“引領時尚的國際化首善之區”,主動對標滬寧杭,堅持創新驅動,聚焦轉型升級,促進金融、商貿、高技術服務及生態文化旅游四大特色主導產業集群發展、融合發展。
 
  大金融生態圈釋放老城“新能量”
 
  經過多年發展,廬陽金融業的勢態,已從最初金融機構聚集發展到金融生態圈共贏,并開始輻射經濟建設其他領域。
 
  據統計,2016年廬陽全區金融業增加值191億元,占全區GDP28%,金融業增加值位列各行業第一及各縣區第一。
 
  目前,全區共有各類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營業網點600余家。銀行、保險、證券、融資擔保、融資租賃、小貸公司、風投、期貨、典當、信托等金融業態蓬勃發展,多種金融機構并存發展的體系正日臻完善。
 
  未來,依托廬陽區現有的金融業空間布局和機構類型,該區將繼續推進四大板塊建設:長江中路——北一環金融總部集聚區、阜南路金融生態鏈集聚區、肥西路新興金融集聚區、實體經濟協同發展示范區。
 
  文化特色街區激發商業“新活力”
 
  近年來,依托“中國商業名區”和“中國商旅文產業綜合發展示范城區”優勢,廬陽區全力打造4個“一平方公里”特色文化街區,重塑廬陽商業豐茂,再塑老城文旅繁榮。
 
  未來,廬陽區將圍繞中心中央商務區建設目標,遵循“一核三軸”整體布局,以培育發展新興商圈、提升改造傳統商圈為目標,按照“建設新街區、提升老街區、創建名街區”總體思路,繼續聚焦品質、著力創新、發力轉型,推動商業、旅游、文化發展形成互動,加快特色街區建設,突出特色商業街的商貿購物、餐飲娛樂、文化休閑、旅游觀光等服務功能,全力打造廬陽國際化都市區核心區、高端服務業集聚區、精品特色先行區。
 
  高位雙創構筑輻射安徽“新硅谷”
 
  去年,廬陽區不斷完善創新政策供給,全年為68家企業提供近400萬元獎補支持,累計發放近6000萬元政保貸貸款。
 
  新認定國家級高企33家,發明專利申請1000多件,發明專利授權179件;成功申報省市級科技計劃項目39個,獲1600多萬元的支持。成功認定國家級眾創空間1個,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市級眾創空間2個。
 
  下一步,廬陽區將著力加快廬陽大數據產業園建設,加大大數據產業的招商工作,研究制定《廬陽區實施大數據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加大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項目的引進,引導全市大數據產業資源向廬陽聚集,建設區域性大數據交易中心,形成輻射全省的“新硅谷”。

  濱水美麗鄉村點亮經濟“新版圖”
 
  近幾年來,“三十崗鄉”已成為合肥市民休閑地的代名詞。崔崗藝術村在尊重原生態、原風貌的基礎上,開啟了藝術家與村民“雜居”共處的新模式。王大郢音樂小鎮未來將涵蓋音樂工作室、創意公寓、藝術家院落、器樂工坊、畫廊等業態……文旅聯動、生態優美——在該區重點打造的合淮路以西片區生態旅游板塊,以濱水生態文化旅游為主要特色的“一帶六園”,讓賞心悅目的“綠色廬陽”躍然眼前。
 
  未來,廬陽區將繼續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將合淮路以西片區建設成為具有廬陽特色的生態文化休閑區,探索近郊鄉村轉型發展的“廬陽路徑”,打造綠色和諧發展的“廬陽樣板”,不斷找尋生態經濟的“新靈感”。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