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成為創新創業的天堂 為中國創造貢獻輻射力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合肥,創新驅動發展的沃土,全球化的視野,尖端人才齊聚,讓合肥成為創新創業的天堂。
這里擁有世界先進的大科學裝置群;這里的科研實力連續多年被《自然》雜志評為中國前列;……這里是合肥,創新驅動發展的沃土,全球化的視野,尖端人才齊聚,讓合肥成為創新創業的天堂。
從量子通信到超導核聚變,從智能語音到體驗交互式機器人,從華米智能手環到京東方110寸超高清顯示器,從高清視頻轉換芯片到三維數字化牙科CT……一項項發明創造,一件件高新技術產品,展現了合肥科技的魅力,注入了合肥創造的活力,加速了合肥創新轉型的步伐。
合肥貢獻多個世界第一
創新驅動,合肥砥礪前行!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合肥從不止步,近年來,合肥創新實力顯著增強。量子通信、鐵基超導等原創性成果在全球產生重大影響,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超導技術、雷達、智能語音、核聚變與強磁場等技術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合肥建成全球首個量子通信城域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主導研制成功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列入《“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啟動建設超導核聚變中心、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離子醫學中心等重大工程平臺,初步構建形成“源頭創新—技術開發—成果轉化—產業創新”的創新全鏈條。
新能源汽車、智能語音、太陽能光伏、公共安全產品……合肥創新成果加速涌現,科技創新遍地開花。
看,新型顯示、機器人列入國家區域集聚發展試點,新能源汽車、智能語音、太陽能光伏、公共安全等產業技術保持國內領先。
合肥創新指標大幅提升
合肥創新力聲名遠播,令人震撼。在不斷追求創新的征途上,合肥創新指標大幅提升。“十二五”以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由434戶增長到1357戶,增長兩倍多。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近15%、達到1384.1億元,占生產總值比重22%,其中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294.2億元,占規上工業增加值57%。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24.86%,達到174.87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09%。技術合同交易額年均增長27.29%,達到120.45億元。
自主創新主要指標全部躍升全國省會城市“十強”,其中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居第2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居第7位,發明專利申請量居第4位,發明專利授權量居第7位,技術合同交易額居第7位。
打造可持續創新示范城市
一系列創新平臺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載體,合肥面向全球集聚創新要素,建設中德智能制造國際創新園、中德智慧產業園、中俄超導質子聯合研究中心等,正在爭創聯合國“全球可持續創新示范城市”。
此外,合肥加快與知名高校院所深入合作,建設并運行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技術創新工程院、北大未名生物經濟院等新型研發機構,與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廣州能源所、工信部電子5所等合作共建一批重大創新平臺。
合肥提升產業技術創新,強化創新企業培育,按照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分層次培育1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建立國家和省、市級企業培育梯隊。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