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健身房現身合肥 互聯網時代下的體育生意經能夠走多遠?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動感的英文歌曲,跑步機的腳步聲,還有各種鍛煉的撕裂聲,健身愛好者之間的交談聲響徹著整個健身房。
在新城國際D座負一層,雖然此時已經夜深至12點,但在likingfit24小時健身房仍有人在鍛煉。動感的英文歌曲,跑步機的腳步聲,還有各種鍛煉的撕裂聲,健身愛好者之間的交談聲響徹著整個健身房。健身房外的安靜和健身房內的熱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24小時健身房里的鍛煉者
24小時健身房現身合肥
24小時健身的理念幾年前出現在美國,在國外一些國家如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24小健身的理念已經非常普遍。在中國,目前這種24小時健身房已經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有店面。而在合肥,24小時健身也已出現了。
一家24小時自助健身房的標準配置是這樣的:200平米左右、自助服務,以及24小時營業。所謂的自助式服務從顧客還未踏入門店就已經開始,看似很復雜的操作則全部由一個小小的手環就可以完成。據工作人員介紹,顧客只需要用手環在門外的機器上刷一下,門就會自動打開。店內的跑步機以及浴室同樣需要用“智能手環”來實現開啟和使用,24小時健身一般還有配套的APP,在健身房智能設備的鍛煉紀錄可以實時的同步到APP上。
likingfit健身房的負責人付女士介紹,目前在合肥的24小時健身房共有4所,主要消費的人群集中在白領階層。由于工作的壓力和時間,導致這些人群缺乏鍛煉的機會和鍛煉的時間。“就拿我們新城國際這家來說,每天的人流量從下班后開始逐漸增多,鍛煉人群也主要是新城國際以及銀泰城周邊的一些白領和居民。”
但也不僅僅局限于此,24小時健身房在合工大新區附近也開設了一家分店。目前健身行業已經不再將目標鎖定在上班族身上,在校大學生成為了他們的“新寵”。付女士說,“大學生有著相對空閑且固定的時段,更重要的一點在于年輕人對互聯網的這種新模式更容易接受。”
24小時健身有優也有憂
一個手環便能玩轉整個健身
24小時健身房主推的賣點就在于全天候健身以及自助式服務。今年從合肥離職前往杭州工作的何女士,在接受萬家運動采訪的時說道,“之前在合肥健身房也練過,但實在是受不了健身房里的推銷,加上也看過不少合肥健身房跑路的新聞,后來就自己去天鵝湖跑跑步了。來到杭州后接觸到樂刻,一個月99不是很貴,也沒有私教推銷,24小時不關門,很自由。”
這其實也反映了時下傳統健身房的一大弊端,相比于傳統健身房主打的賣卡和賣私教課的經營套路,24小時健身房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消費者的體驗好了,帶來的利潤自然就高了。
但相比于國外以及北上廣AnytimeFitness的火爆,合肥健身市場的路依然很難走。likingfit健身房的負責人付女士告訴小編,相比于傳統健身房,24小時健身房的占地面積不是很大,一般在200至300平米左右,所以硬性成本不是主要大頭。目前的難處一是在于線上后臺的軟件成本,由于24小時健身依托數據的管理,因此需要很強的后臺管理和線上支持。另一個難處在于24小時健身的理念才進入合肥,本地輻射的力度還未能達到在北上廣的程度。很多人對健身的宣傳已經到了“聞風喪膽”的程度,“健身房”、“私教”、“辦卡”這樣的宣傳字眼和顧客之間存在著隔閡,很難將互聯網下的健身理念推廣開來。
互聯網時代催生健身新模式
2016年10月25日,國家發布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綱要中指出,運動健身事業的終極目的就是讓體育鍛煉像衣食住行一樣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健身運動成為人們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有關數據統計,到2015年,中國健身房數量已經達到了近600萬,會員人數高達4500萬以上。
樂刻運動
在這種大好的形式下,“互聯網+體育”以及“24小時自助健身”正在被創業者們所熱捧,樂刻運動、光豬圈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樂刻運動從杭州發家走向北京上海,99元按月收費降低用戶的健身成本,不推銷私教辦卡拉近用戶距離,線上預約線下健身則增強了用戶的進一步體驗。
除了線下健身房的創新之外,互聯網時代下也少不了線上的優勢。大數據下的智能化健身裝備,各種健身APP的出現讓用戶在健身的同時享受的不僅僅是脂肪的減少。體重、BMI、體脂、骨量、基礎代謝率等身體指標的監測,讓你不需要醫生便可以進行自己的身體調節。“微信運動”上的互相點贊,朋友圈里曬的各種刷圈軌跡圖,這是以往跑個步,做個仰臥起坐所帶不來的。
雖然目前“互聯網+”下的健身行業還存在著不足,但線上+線下智能健身平臺一定會逐漸實現自助化健身和無人化服務的新模式。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