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200平方公里生態休閑城“蜀西慢城”規劃方案出爐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市區向西,山水相依,田園鄉野靈動,一座城市中的詩意宜居之所——“蜀山慢城”,即將重構合肥城市生活和發展模式。
日前,《蜀山區生態文化旅游休閑區中期規劃》出爐,蜀山區將在200平方公里的區域上,打造一座合肥面積最大,最具特色的集生態秀美、生態觀光、農事體驗、高效農業、休閑度假為一體的“蜀西慢城”,涵蓋井崗鎮、南崗鎮、小廟鎮、蜀山經濟開發區(不含城市建成區)。 “慢城”蜀山味面積合肥最大將現“全景式郊野公園”
濱水長廊、休閑農莊、房車基地、特色民宿、文博小鎮、最美鄉村……這些都將讓“蜀西慢城”獨具特色,市民向往的都市“慢生活”在這里都將能夠完美體驗。
“蜀西慢城”與中心城區毗鄰而建,是合肥市內唯一集山水、人文、園藝和鄉村資源于一體的城區,東起西二環,西至小廟鎮大柏店社區。對夢想“慢生活”的市民來說,這里是距離合肥市區最近的山水寶地,一個城市郊野公園的建成,將是一個夢想成真的開啟。
200平方公里面積,“蜀西慢城”是合肥面積最大的生態休閑城。去年底,蜀山區政府邀請專業規劃團隊,在蜀西之地,精心謀劃,梳理出規劃區及外圍可利用拓展旅游資源單體210處(類),其中包括雞鳴山、滁河干渠等自然山水類資源33處,鳳凰墩、民辦博物館集群等人文設施類資源67處,以及王拐崗土菜、廬州刺繡等鄉土民俗類資源110處(類),山水人文,田園風情,遍布蜀西。
“蜀西慢城”將重點打造蜀山十景,董鋪云影(董鋪水庫)、文苑集萃(民間博物館集群)、公社記憶(蜀山公社)、四季花海、古墩翥鳳(鳳凰墩)、江淮分野(江淮分水嶺)、雞鳴春曉(雞鳴山)、落英繽紛(休閑農莊)、長壩攔碧(新民壩)和空中飛龍(江淮運河渡槽),彰顯蜀山特色地域文化和自然風貌。
“慢城”規劃全獨享詩意宜居,網羅市民“慢生活”
城市千城一面,但在“蜀西慢城”浸潤著“慢生活”,市民卻能享受城市獨特詩意生活——嫵媚柔軟,千姿百態。
布局“蜀西慢城”,蜀山區將有效整合旅游資源,構建“一路六環”精品旅游體系,內容豐富、各具特色,在這里,各個年齡段、職業、愛好的市民,都能開啟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
“一路”是指全景蜀山慢享之路,是核心游覽線路。該線路長約53KM,將途經蜀山公社紅色教育博物館、新中國文化藝術創意園區、南崗蜀山農崗-田園農創大本營、將軍社區-新民壩主題休閑農莊集群等17處景點,適合大眾休閑游客自駕游玩。
“六環”包括人文蜀山旅游環線、花樣蜀山旅游環線、健行蜀山旅游環線、生態蜀山旅游環線、養生蜀山旅游環線、鄉情蜀山旅游環線。其中,人文蜀山旅游環線將依托半島路、科學島路和井崗路形成的環線道路,打造一條環繞蜀山記憶文博小鎮的旅游線,可游覽蜀山濕地保護區、蜀山民間文化博覽區等;花樣蜀山旅游環線主要圍繞四季花海中央花園打造;健行蜀山旅游環線則以戶外運動體驗為核心功能,途經蜀山騎跡半馬騎游環線等;生態蜀山旅游環線沿曹操河和滁河干渠;養生蜀山旅游環線依托新民壩、淠河干渠和滁河干渠,以自然康養、生態養老為核心;鄉情蜀山旅游環線依托小廟鎮豐富的休閑農業資源,完善田園休閑、鄉情體驗核心功能,適合家庭親子、田園休閑群體。
“慢城”秀布局“慢”動華東,“一路一廊”讓人流連忘返
放眼望去,特色小鎮星羅棋布,綠野阡陌,蒼茫浩渺,“屋中春鳩鳴,樹邊杏花白”,一派悠然自得的田園風光,讓人流連忘返。
據介紹,未來,從長江路向西,從繁華市區到寧靜鄉村,蜀山區將發揮山水林文獨特優勢,打造“一路一廊、五區十鎮”的蜀西慢城總體布局。
“一路”,即蜀山生態文化旅游路,將自東向西集中展示旅游區的全貌,營造“一路向西、一路皆景”的旅游環境,讓游客慢慢欣賞蜀山美景,慢慢品味蜀山生活,將享“慢城”魅力。
“一廊”,即蜀山濱水景觀走廊,集生態保護與觀光、自然科普、運動健身等功能于一體,依托董鋪水庫、蜀山干渠、江淮運河一線的優良生態,打造一批沿水休閑驛站。
“五區”,即十八崗文化博覽區、鄧店科教游樂區、梁墩戶外體驗區、將軍嶺康養度假區、大柏農業休閑區,構建五大不同主題、不同功能、不同產業支撐的特色旅游集聚區。
“十鎮”,十八崗文博小鎮、梁墩騎行美食小鎮、大柏農博小鎮、將軍康養小鎮核心四鎮,北分路回民文化小鎮、雷麻小鎮、新民壩親水民宿小鎮輔助三鎮,以及科學島科學教研小鎮、王拐崗美食休閑小鎮、小廟廬州文化小鎮輻射三鎮,并打造一批特色村落輻射和帶動五大旅游功能片區的發展。
未來2年,“蜀西慢城”道路將成環成網,“兩館一中心”項目基本建成,十八崗文博小鎮、梁墩騎行小鎮、大柏農博小鎮具備旅客接待能力,“蜀西慢城”建設初具規模;未來5年,特色小鎮和特色村落建設全面推開,一批重大旅游產業項目建成,配套設施基本完善,力爭建成國家5A級景區。
享受樸素“慢生活”,感受獨特“慢文化”,演繹屬于自己的詩意棲居,“蜀西慢城”藍圖已繪,期待“慢生活”夢想成真。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