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身披金甲,風馳電掣的身影“劃”過江淮大地。6月26日11:05,“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率先在京滬高鐵兩端的上海虹橋站和北京南站雙向首發。這列試驗速度可達時速400公里及以上、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高鐵列車昨日經停蚌埠南站,安徽人得以首批嘗鮮。
 
  標志高鐵擁有“純中國”血統
 
  今天上午11時05分,一列全新的“復興號”G124次列車在上海虹橋站準時發車。它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標準動車組。這也是“復興號”首次正式商業運營,其試驗速度可達每小時400公里及以上,目前在京滬高鐵線上仍保持最高300公里左右的時速。
 
  記者在現場看到,G124次列車8節編組,其中兩頭的司機室共有10個商務座,1號車廂為一等座,其余7節車廂為二等座。“復興號”容量更大,8節編組可載客576名,比“和諧號”CRH380A多載客20名。
 
  雖然“復興號”跑出過420公里的試驗時速,但在京滬高鐵線依然保持最高300公里左右的時速。今天起至6月底,京滬高鐵線上每天有2對列車為“復興號”,7月1日起增加到每天4對。
 
  相比原有的動車組列車,“復興號”的車廂內空間更大,座椅更寬。設施方面,充電插座更多,且首次出現USB插口。更令人興奮的是,車廂里免費Wi-Fi已上線,但目前尚在測試、完善階段,若連接的用戶多了,速度就比較慢。
 
  據上海鐵路局車輛處副處長葉丹介紹,“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制,具有完全知識產權,被稱作“最新版中國高鐵”。他說,中國標準動車組的“中國”,就意味著高鐵從最早的“洋基因”、“混血”、“以我為主”,變成了“純中國”。中國標準動車組的“標準”,意味著今后所有高鐵列車都能連掛運營,互聯互通。
 
  六安“高姐”:紫葡萄能穩立在桌子上
 
  “復興號”高鐵首發,六安霍邱妹子李大平成了各路記者抓拍的“新聞人物”。在京滬高鐵線上跑了6年車,李大平頭一回遇到這樣的大陣仗。
 
  設在5號車廂的餐車,相比“和諧號”動車組更加寬敞明亮,李大平告訴記者,更重要的是,她多了一個“好幫手”——一塊能顯示旅客點菜名目的液晶顯示屏。“旅客點了什么,價格是多少,在電子屏幕上一目了然。”
 
  “昨天來回一共上了100多份盒飯,還特意在北京緊急加送了一批,全都賣光了。”李大平說,為了“復興號”的首發儀式,昨天華鐵旅服特意準備了15元、30元、40元、60元不等的盒飯套餐,其中最便宜的要數6元錢的雞肉卷。愛吃面食的北方乘客,還可以在餐車買到10元葷素四餡的揚州包子。
 
  在昨日的高鐵列車上,李大平還看到有記者拿了一顆葡萄做實驗。在時速306公里的“復興號”上,這顆紫葡萄能夠穩穩地立在桌子上。
 
  由于車上配有無線WIFI設備,李大平通過微信給遠在合肥的記者傳來了自己的工作照。“列車上的微信好像是免密的,只要選擇無線網絡連接,就能一鍵連入。”職業的微笑里透著些許疲倦,李大平說,再工作三個小時,深夜11點她就能下車了。
 
  蚌埠小伙:是“復興號”的體檢醫生
 
  成排的高瓦數探照燈將近處的鐵軌“鍍”上一層金輝。7:30第一輛“復興號”首發列車從遠處駛來,車頭炫亮的白光,穿透了黑夜。蚌埠小伙王思賢早已守候在上海動車段虹橋動車所的檢修庫內。這里便是俗稱的“動車醫院”。昨夜,圓滿完成首發任務的兩列“復興號”將先后在這里進行例行檢修。
 
  動車進入“動車醫院”的第一步就是接受全身掃描。試驗時速能達到400公里的復興號,其動力驅動正是頭頂的高壓電網。在這里,從車頂的受電弓,到“腳踩”的鋼制輪對,都將接受掃描。只需2分鐘,一整列動車組的各項健康數據就會實時傳輸到動車運用所的控制中心。
 
  “動車醫生”王思賢多數時候都俯身在“復興號”列車的肚皮下。他舉著手電筒鉆進地溝,一路查看高鐵列車的鋼制輪轂有無損傷,車底零部件是否完好,有無漏油……“時速300-400公里,如此快的車速,哪怕是一粒小石子也會造成極大的損傷。”
 
  蚌埠小伙王思賢2015年從上海建橋學院畢業后,工作的第一個單位是合肥南動車所,去年才調入上海動車段。“‘復興號’是首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鐵列車車型,能夠保障它的安全運行,是我的驕傲。”
 
  300多人從安徽兩站登上“復興號”
 
  “復興號”率先在京滬高鐵兩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橋站雙向首發,分別擔當G123次和G124次高速列車,沿途停靠安徽境內的蚌埠南站和滁州站。
 
  記者從蚌埠鐵路公安處了解到,6月26日當天,“復興號”在蚌埠南站的客流量有9人,而滁州站的客流量卻激增了30多倍,總量約有300人。
 
  旅客李先生到上海出差,妻子昨天下午從網上幫他買到了首發的“復興號”車票回家,令他興奮得直呼“中獎了”!
 
  護航首趟“復興號”高鐵,蚌埠鐵路公安處提前部署,安排警力加強對管轄范圍內京滬高鐵線路的巡查防控。每趟“復興號”停靠站臺時,都將有至少2名警力上到站臺接車。
 
  從警5年,蚌埠鐵路公安處民警王浩對火車、對鐵路也生出了特別的感情,在當天的安保中,他第一次見到了“復興號”。“復興號再次刷新了中國速度,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王浩說,說起來多少也有些遺憾,因為當天只是匆匆一瞥,還沒來得及親自體驗一回“中國速度”。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