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詐騙盯上網絡金融消費 安徽啟動網絡消費教育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安徽省工商局牽頭,聯合省高院等14家省直單位啟動網絡金融消費教育活動,為期半年時間,走進社區、學校、農村、企業等地,提高消費者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面對層出不窮的網絡金融詐騙手段,消費者該如何甄別?遭遇網絡金融詐騙時又該如何維權?5月6日上午,安徽省工商局牽頭,聯合省高院等14家省直單位啟動網絡金融消費教育活動,為期半年時間,走進社區、學校、農村、企業等地,提高消費者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承諾本金不虧,一個月利息最高可達到12.5%……日前,合肥高新區科學大道一家名為吉匯吧P2P網貸公司負責人跑路,百名投資者欲哭無淚。投資者之一的趙先生說,今年2月份,他接觸到吉匯吧P2P網貸公司。“吉匯金融除續推一月標的投資產品外,新推出的三月標的投資產品投標返利將達到11.5%至12.5%。”趙先生說,該投資公司員工告知,作為投資運作的“知情人”,他會及時告訴投資者何時“下車”,保證投資金不受損失。4月28日,吉匯金融推出的一月標車貸產品日期已到,不少投資者卻見不到本金和利息。有投資者趕到合肥的吉匯吧公司的辦公地發現,人去樓空,負責人跑路。目前轄區高新警方已經介入調查。
近年來,網貸平臺老板跑路案件頻發,讓不少投資人欲哭無淚。面對層出不窮的網絡金融詐騙手段,消費者該如何甄別?遭遇網絡金融詐騙時又該如何維權?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安徽省消保委于5月上旬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網絡及金融消費教育“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企業、進商廈”五進活動,旨在教育消費者增強網絡及金融消費安全意識,提高消費者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督促經營者誠信經營,營造安全無憂的消費環境。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