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凌晨,總有一群“環衛橙”奔赴合肥的大街小巷,用手中的掃帚輕輕奏響城市的華章。
 

  全市萬余名環衛工人,用他們的辛勤汗水和無私奉獻堅守著這座城市,政府和社會各界也把他們記掛在在心上——成立合肥市關愛環衛工人基金會,全方位關愛環衛工人。
 

  今年,全市有63名環衛工人子女考上大學本科,在踏入大學校園前,他們每個人都領到了一個“開學紅包”,這是合肥市關愛環衛工人基金會發放的3000元助學金,發放數量為歷年最多。
 

  這筆特殊的助學金是環衛工人子女的“專屬”,既在經濟上給予環衛工人家庭實際幫助,也表達了政府和社會各界對于環衛工人的尊重和關愛。

 

如今,
帶著這份溫暖的關注,
這63名環衛工人子女走進大學校園,
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大學故事——

 

參加志愿服務 以“關愛”回報“關愛”
 


姓名:顏玉嘉

年齡:19歲

學校:安徽財大

父母工齡:10年
 

  我的父親顏禮培是瑤海環衛系統的一名工作人員,母親也是環衛隊伍的一線員工,因為工作的特殊性,他們基本上全年無休。
 

  父母的工作很平凡,卻也很辛苦,被大家稱為“城市的美容師”,就算在酷暑寒冬,依然默默堅守在崗位,努力保障著城市的干凈整潔。
 

  作為女兒,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所以平時我比身邊的同學更加努力和自律。中考時,我以優異的成績被合肥一中錄取,今年高考,以592分的成績被安徽財大錄取。
 

  在我即將前往學校之時,我領到了“開學紅包”。這筆錢對我來說,不僅僅是助學金,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愛,這也是政府對于我們這些環衛工人子女的關愛。這筆特殊的助學金會激勵我更加努力學習,將來才有機會回報社會。
 

  如今我的大學生活拉開序幕,在學好專業課的同時,我會抽時間多參加志愿服務活動,以“關愛”回報“關愛”,學習父親身上默默奉獻、吃苦耐勞的精神,把愛心傳遞給身邊的人!


溫暖的關愛 激勵我不斷前行

 

 

姓名:唐俊杰

年齡:19歲

學校:滁州學院

父母工齡:4年
 

  今年9月,我迎來了人生新的起點,成為滁州學院地理科學專業的大一新生。當我踏上新征,離開合肥前往學校之時,我心里既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無限向往,也飽含對過往生活的感動,那些溫暖的點滴,會成為激勵我不斷向前的動力。
 

  我的母親謝宏琴是廬陽區環管中心的一名環衛工人。她是一位平凡的勞動者,寒來暑往,每天都要起早貪黑的清掃道路。她面對困難永不放棄的精神不僅使城市的環境更整潔,更成為我學習上的一種激勵和鼓舞,讓我順利走進大學的校門。
 

  作為一名環衛工人的子女,我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關愛。在我收到錄取通知書之時,合肥市城管局給我們這些考上大學的環衛工子女發放了“開學紅包”。這份紅包,帶給我內心深深的觸動,感覺大家對我們的關愛,今后我將更加努力的學習專業知識,爭取能早日回報父母的養育和社會的關愛。

 

“開學紅包”助我逐夢前行
 

 

姓名:許蓓蓓

年齡:20歲

學校:四川電影電視學院

父母工齡:4年
 

  2021年的夏天,我懷著滿心歡喜與滿腔熱情,踏入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的校園,成為新媒體學院數字媒體藝術系的一名大一新生,未來生活的畫卷在我眼前緩緩展開。
 

  我的父親是高新區的一名環衛洗掃車駕駛員。開學前夕,我收到了由合肥市關愛環衛工人基金會發放的“開學紅包”,這讓我很意外也很感動,父親時常教導我要學會感恩,我會好好地珍惜這份愛,努力學習,積極進取!
 

  帶著這一份溫暖的關愛,我踏上了人生的新旅程。在大學中,親切耐心的輔導員、認真專業的老師、熱情有愛的宿舍阿姨,讓我很快融入了新生活。攝影構圖、視聽語言、創意思維、新媒體文案……未曾接觸過的課程讓我獲得學習的樂趣,帶著好奇心探索未知的領域。
 

  “青春虛度無所成,白首銜悲亦何及”。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幸福的人,對新生活充滿信心,我將心懷感恩,不斷學習,不停挑戰,未來不論我從事何種職業,都要像父親一樣,做一名對社會有價值有貢獻的勞動者。

 

助學金是對我的肯定和鼓勵
 

 

姓名:楊千錦

年齡:18歲

學校:鄭州大學

父母工齡:3年
 

  在今年的高考中,我以文科621分被鄭州大學旅游管理學院錄取。我的父親是包河區一名環衛工人,負責垃圾收集工作。每當夜深人靜時,父親就要前往自己的工作崗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為我們城市干凈美麗默默付出。
 

  作為一名環衛工人的子女,我看到了父親工作的辛苦,也感受到了來自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關愛。在高考期間,父親所在的單位還專門給子女參加高考的員工調休。正是有了父親的陪伴和鼓勵,讓我有更好的狀態迎接考試。不僅如此,在大學開學前,我還領到了環衛基金獎勵,這是對我的一種肯定和鼓勵。未來我也將傳承父親吃苦耐勞的品質,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新時代青年。

 

“開學紅包”是對父母工作的認可

 

 

姓名:盧曉光

年齡:18歲

學校:中國地質大學

父母工齡:6年以上
 

  今年9月,我成為中國地質大學的新生。這段時間以來,我一個人在外獨立生活,讓我更加懂得父母工作的不容易。
 
  我的父母都是蜀山區環衛工人,他們工作很辛苦,天不亮就在路面清掃。盡管如此,但從未聽過他們的抱怨聲,始終以認真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由于家里經濟不是很寬裕,讓我更加懂得生活的不易,學習的時候累了,想想爸爸媽媽,也就覺得這點小苦小難沒什么了。
 
  當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我的父母都很高興,更讓我意外的是,我還收到了一個“開學紅包”。這筆助學金不僅僅是對我們家庭的資助,更是對父母多年來風風雨雨辛勤付出的認可。

 

這是一份溫暖與關愛

也是對環衛工作的

認可與敬意
 

  “環衛工人是光榮的勞動者,通過發放助學金的形式,向他們表達來自社會各界的尊重和關愛。”合肥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環衛工人起早貪黑地辛勞清掃,為城市的干凈整潔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的子女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給他們發放助學金,助力他們開啟新的大學生活,也是對環衛工人辛勤付出的肯定和褒獎。
 

  基金會成立于2011年5月28日,是全省首家救助困難環衛工人的非公募性基金。一直秉承“奉獻社會愛心、關愛環衛工人”的宗旨,積極主動對全市因公致傷、致亡和有特殊困難的環衛職工及家庭提供最及時、最體貼的幫扶和救助,傳遞著濃濃的社會關愛,更傳遞著黨和政府的溫暖。
 

  截至2021年9月,合肥市關愛環衛工人基金會已救助環衛工人 628人次,累計發放救助金 178.2萬元,其中:子女考取本科的環衛工人433 人次,救助因公致傷和有特殊困難的環衛工人195人次。
 

  同時,為了給與環衛工人更多支持,合肥城管不斷提高環衛作業機械化率,降低環衛工人勞動強度和風險,以獎代補,提高待遇,并通過實施環衛工人免費早餐工程,讓全市環衛工人都能夠吃到免費早餐。建立環衛驛站57座,動員社會單位開放愛心驛站近500處,為環衛工人提供臨時休息、飲水、乘涼、熱飯的場所。

責任編輯: 許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