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百年的青春,是投筆從戎、以身許國;現如今的青春,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于青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的回信中說:“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五四”,是奮斗的號角;榜樣,是青春的華章。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青春之名擔當奉獻,用奮斗之路書寫無悔人生。安徽省青聯按照全國青聯部署,動員各級青聯組織,聯合多家媒體單位重磅推出《青聯榜樣說》欄目。讓我們一起走近身邊各行各業的青年榜樣,細數他們負重蝶變的耀眼青春。

江鴻超:翰墨書香寫青春

——訪安徽省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江鴻超
 
 
人物簡介:江鴻超,男,1979年生,利辛縣人。現任安徽天潤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安徽省青年聯合會委員,合肥市青年聯合會常委。2014年被評為亳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一張2米長的畫桌、整齊的筆墨紙硯、滿墻的書畫作品、錯落有致的書架……這便是江鴻超日常辦公的地方。兩個書架上,一邊陳列著晉書、宋書、南齊書、宋史、遼史、元史等40余本歷史書籍,一邊陳列著資本論、績效增長、宏觀經濟學原理、墨菲定律等多種社科類書籍。

“看書和寫字是相輔相成的,要寫好字就要多看書。因為平時比較忙,很難有固定時間看書寫字。”再忙,江鴻超每晚睡覺前、早起后都堅持寫字,已成習慣。

堅毅:肉可以不吃,也要寫字
 
 
談及步入書法殿堂的機緣,江鴻超介紹道,“亳州是一座書法底蘊深厚的城市,受這樣的環境熏陶,我也喜歡上了書法,于是8歲開始學習書法。”中國書法不僅是寫字,它深層所蘊含的是中國古人認知世界的一種睿智,更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標桿。于他而言,研習書法始終是一種享受而非負擔,拿起毛筆時總能心若幽蘭、靜如止水,這對他以后的事業發展也帶來了積極影響。
 
其實,真想學寫字,寫好字必定歷經一番苦旅。

 
“孩提時期,家里條件一般,生活過得勉強。但為了讓我練字,父母親會省錢給我買宣紙。那個年代一斤豬肉賣一塊多錢,一張四尺的宣紙足足要兩塊錢,何況還有毛筆、墨水等必需品的花銷,這在當時是一筆大開支了。”回憶起童年經歷,江鴻超感觸頗深。正是因為父母一輩的高度重視,也讓他從起初的臨摹到現在的創作,在這三十多年里一直未曾間斷過寫字。
 
解決了筆墨紙硯等原材料問題,隨著練字時間變久,他又遇到了練字瓶頸期。一幅好的書法作品,字里行間透露的是嫻熟的筆法、緊湊的結構和獨特的章法,這對一直自學的江鴻超來說難度不小。為此,知曉王金泉先生在合肥時,經過幾番周折,他終于聯系上并成功拜師。江鴻超說,“王老師是太和縣人,他的作品以行、隸為主,兼習楷、篆。他很和藹,我主要向他學習行書,通過他的指導,以前不明白的地方都變得豁然開朗了”。
 

寫好字,做好事,行好路。2002年,20歲出頭的江鴻超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創辦了安徽天祥鋁塑制品加工有限公司。寫字養心,他的心性逐漸變得通透成熟,在事業道路上走得愈加沉穩順暢,于2008年組建了安徽天潤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成為一家綜合性的企業集團。緊跟時代步伐,著眼發展趨勢,安徽天潤集團在2010年創立了安徽天潤多商貿有限公司,目前旗下擁有大型商場、超市數十家;2019年并購了合肥眾城電子有限公司,進軍交通電子智能化行業。
 

 
引領:一個人影響一群人

讀帖、臨摹、入貼、出貼……經過長期持續的練習打磨,日復一日的努力積累,2013年9月,他的作品入展“第七屆全國書發新人新作展”;同年12月,他的作品入展“全國‘王安石獎’書法作品展”。江鴻超說,“我喜歡寫字,我的孩子也喜歡寫。雖然課業繁重,但她們也會在空閑的時候寫幾筆”。

言傳身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除了注重對自己孩子的培養之外,江鴻超也十分關注廣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他免費為喜愛書法的孩子們提供指導。他說,“我現在的徒弟應該有幾百人左右,一般都是孩子們寫好后,我給他們看看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現在喜歡書法的孩子也多,這樣帶帶他們,能把中國書法這個傳統文化傳承下去也蠻好的”。

2017年12月,經過投票選舉,江鴻超當選了第四屆安徽省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在他看來,這又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為切實解決中小學書法教育中授課老師不專業、教學內容不系統等問題,2020年5月,省青書協落地實施了中小學結對幫扶項目,每周不定期地到結對學校開展書法博學課程教學活動。如今已在合肥西園新村小學、合肥市望湖小學、金寨縣南溪中學先后搭建了省青書協“書法教育基地”,并舉辦該教學活動大約12場。
 
一個人帶領一群人,一群人影響一群人。近幾年,省青書協新加入會員共計1000余人,其中已經辦理會員證的有800余人。“我們這個團隊都是年輕人,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一方面是自己要寫好字,另一方面是要讓更多人寫好字。一起學習,共同進步,真正把熱愛書法融入到骨子里去。”江鴻超如是說。
 


奮斗:40歲了依然追逐夢想

“一轉眼就41歲了,以前我告訴自己,40歲之前一定要讓公司上市,這個目標沒有實現,現在正在做上市準備,爭取今年能完成。學歷提升方面,我準備今年讀個工程類的博士……”人生精彩來源于奮斗,夢想成真依靠于拼搏,生命不息,奮斗不止。他深知,決定一個人能站多高、走多遠的是思想深度,思想膚淺的人,對問題和現象的認識,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無法做到深刻。2019年10月,他獲得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EMBA碩士學位。

不斷給自己充電的同時,他也十分熱心公益事業。目前,安徽天潤集團累計帶動1萬多人就業,他個人幫扶貧困大學生50余名,累計捐款贊助數百萬元。江鴻超說,“做公益的話,家人都蠻支持的,畢竟是做好事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能做一些算一些”。

“江總雖是個生意人,卻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他在我們員工眼中,親和務實,富有追求。”省青書協祖永臘如是說。書法乃人之衣冠。品德不高,落墨無法,看似寫字,實則寫心。即使身上的“符號”越來越多,江鴻超依舊不聞世間嘈雜聲,始終保持著低調務實、勤勉敬業的品德,沉下心來做好當下、做好自己。
 
江鴻超指導合肥西園新村小學學生書法

本期采編:安徽青年報記者 饒艷琴

主辦單位:

共青團安徽省委、安徽省青年聯合會

媒體支持單位:

中國青年報、新華社安徽分社、人民數字安徽、安徽青年報、安青網、中國網韻動安徽、安徽生活網、安徽校媒聯盟、安徽新媒體集團、萬家熱線、合肥論壇、合肥日報、合肥新聞綜合廣播、合肥點聚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淮北日報、宿州電視臺、滁州市廣播電視臺、六安交通音樂廣播、宣城市廣播電視臺、安徽啟蒙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安徽皖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黃山市民網絡有限公司、安徽文藝出版社、安徽省青年書法家協會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