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合肥來說,人才是打造“大湖名城、創新高地”最寶貴、最稀缺的戰略資源。只有建設人才高地,創新高地才實至名歸。事實證明,“十二五”以來,合肥綜合實力位次不斷前移,人才驅動已成為合肥跨越的“鑰匙”。

 

  人才,是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經濟社會大跨越的背后,合肥的人才“家底”也不斷充實起來。數據顯示,最近五年來,合肥人才數量大幅增長。全市各類人才總數由2011年94萬人增長到142.3萬人。

 

  五年來,合肥市新增“兩院”院士22人、國家“千人計劃”148人,新增國家“萬人計劃”52人、國務院津貼專家6人……“十二五”以來,在全國26個省會城市中,合肥綜合實力位次不斷前移,發展競爭力和對外影響力日趨攀升。剖析背后的“成功密碼”,人才無疑是關鍵因素。合肥始終突出人才驅動,以人才競爭力來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

 

  依靠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合肥確立了新型顯示、太陽能光伏、新能源汽車、公共安全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全國的先發優勢,在語音技術、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機器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領域也取得新的突破。

 

  建設世界一流的國際化人才高地,是合肥人才戰略的目標和方向。對此,合肥市近年來不遺余力,合肥相繼出臺40多份政策性文件,不斷完善人才政策體系,提升人才政策含金量。

 

  在市人才服務中心,合肥設立了專門窗口和“人才服務專員”,積極幫助各類人才解決出入境、知識產權、住房、就醫、子女教育、配偶就業等實際問題,尤其是對經濟社會發展亟需的創新型高端人才,實行特殊對象特殊政策,特別機制、特事特辦。

 

  近3年,全市建成人才公寓460多萬平方米,累計發放高層次人才購房補貼、租房補貼650多萬元,協調解決高層次人才子女220多人入學。在高新區,合肥還新建了中加國際學校、合肥七中、安醫高新附院,在美國硅谷設立“人才工作站”,努力為高層次人才引進,特別是海外人才回國創業提供綜合服務。

 

  隨著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推進,將有更多高層次人才在這片熱土安居樂業。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