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20世紀末,英國曾組織過“千年思想家”的評選,馬克思三次都是位居第一。
20世紀末,英國曾組織過“千年思想家”的評選,馬克思三次都是位居第一。列寧曾經說過:“沿著馬克思的理論的道路前進,我們將愈來愈接近客觀真理;而沿著任何其他的道路前進,除了混亂和謬誤之外,我們什么也得不到。”2008年金融危機后,西方世界掀起了讀《資本論》的熱潮,馬克思主義經典著述歷經百年時光顛撲不破,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它依然閃爍著真理的光輝。 一、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征源自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原始表述,是我們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重要依據。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述中可以發現,其中包含的辯證法、歷史唯物主義、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論以及“兩個必然”等理論,無一不是立足于對客觀規律的把握。我們黨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看家本領和必修課,就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人民的、實踐的和不斷發展的理論,它既具有歷史價值又具有無可替代的當代價值,不僅回答了歷史之問和時代之問,也是我們解決當代問題和觀察世界的工具,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定海神針。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包含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為我們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工具。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它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系和發展規律,找到了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指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鄧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馬克思主義以事實為依據、以規律為研究對象、以實踐為檢驗標準,包含著科學的本質要素,是名副其實的科學。 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馬克思和恩格斯畢生使命就是為人類解放而斗爭。馬克思17歲時,立下了為人類解放而努力工作的偉大志向,他用一身的孜孜不倦實現了自己的崇高理想。馬克思立足分析現實的人,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第一次正式使用“個人的全面發展”這一概念,明確地提出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馬克思的人的全面發展理論,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以人為本的思想以及其科學的價值取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以人為本要求把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的發展統一,這也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執政理念,即始終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國家發展的首位,始終把人民的幸福作為衡量一個社會或組織發展好壞的重要標準。 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馬克思主義認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認識發生和發展的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任務,在于研究實踐活動的客觀規律,推動實踐活動發展,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最終實現工人階級和全人類解放。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實踐本質,是我們觀察世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批判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 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理論。恩格斯晚年針對當時一些人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主義理解,反復強調他和馬克思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一經形成就永不改變的僵死的教條。1886年,恩格斯指出:“我們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并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我們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對包含著一連串互相銜接的階段的發展過程的闡明。”恩格斯逝世后,尤其是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后,形形色色的馬克思主義“過時論”不絕于耳。馬克思主義從來沒有過時,它不僅指導了中國革命取得了勝利,更指導了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的建設中取得了豐富的成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鮮活體現。 二、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全面深刻地總結了馬克思的偉大貢獻,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人對作為偉大歷史人物馬克思的敬意,而且重申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價值,在于它為我們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理論價值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述是我們黨把握時代的思想武器。在馬克思恩格斯的經典著作中,馬克思主義是一個豐富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的一系列觀點和方法,是對事物本質和發展規律的高度概括,具有普遍和根本的指導意義。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普遍規律,它構成馬克思主義中具有最大普遍性的規律;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說,作為廣義經濟學,揭示了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作為狹義經濟學,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規律;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學說,則是關于無產階級的解放條件和規律的學說。 。2)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實踐價值 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價值存在于當代中國現實之中,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力量。“馬克思主義沒有辜負中國,中國沒有辜負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立黨之本,中國民主革命勝利之基,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成就之源。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進程中,始終貫穿一條理論紅線,就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的飛躍,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偉大創造力的新勝利。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價值不僅體現在中國,也體現在全世界。當前,資本主義社會經歷了幾百年發展的“黃金時代“,其自身所存在的不可調和的矛盾正進一步凸顯。經濟危機頻繁出現,社會沖突越演越烈,馬克思的“預言”正在一步步成真。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為我們對資本主義的認識日漸清晰,只有馬克思主義才是解決當今時代問題的“鑰匙”。 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對推動實際工作的啟示 當今世界仍然處于馬克思恩格斯所預言的從資本主義走向社會主義的時代,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嫻熟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必修課。 一是要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根本落腳點。 二是要始終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要義,是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精髓要義,也是我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認識和解決問題一貫秉持的基本出發點。 三是要始終堅持唯物辯證法,準確把握關鍵問題與戰略重點。唯物辯證法既是觀察認識世界的科學世界觀,又是改造世界的正確方法論;既是承認矛盾、認識矛盾,找準重點、抓住關鍵,洞察事物發展規律的思想方法,又是分析矛盾、抓住主要矛盾,解決矛盾、推進實踐的工作方法。唯物辯證法要求我們必須運用辯證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認識和解決問題。 責任編輯: 程艾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