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造精細化、智慧化和一體化街區新范本,合肥廬陽國有資產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攜手萬物云城空間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聯合成立合肥廬陽城市資源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廬陽城資”),為其提供綜合管理服務。

作為萬科集團旗下科技引領的全域空間服務商,萬物云積極探索全國政府服務和市場服務新模式,繼續深化空間服務,以長期實踐積累的經驗,助力城市街區、空間精細治理。

“設施設備運行好”是居民正常生活的重要保障。合肥廬陽經開區林店街道榮城花園小區建成于2008年初,是房齡超過16年的回遷安置小區,小區內基礎設施設備因長期缺乏有效管養而老化。廬陽城資自進駐小區提供物業服務以來,在廬陽經開區管委會林店街道、菱湖社區黨組織的支持和帶領下,持續推進小區設施設備煥新提升工作,進場后摸排梳理存在的問題并因地制宜制定煥新提升計劃。

在前期設施設備問題排查中,廬陽城資榮城花園物業服務中心發現小區內很多路燈內部組件損壞,普遍存在亮度低、能耗高、間歇性閃爍甚至多處不亮等問題,讓居民夜間出行飽受困擾。小區里夜間跑步鍛煉、年輕人加班晚歸等現象較普遍,因此公區照明問題就成為了居民“煩心事”,在小區定期開展的“項目經理接待日”中被來訪居民頻繁提及。

▲存在問題的小區路燈

針對這一問題,廬陽城資召開專項會議,就榮城花園小區路燈煥新改造位置、數量、資金來源等方面進行商討。經過對榮城花園南苑、北苑所有公區照明設施進行逐一摸排,廬陽城資決定對園區內的586盞路燈進行智慧節能煥新改造并制定了詳細計劃。但是改造資金從哪里來?這個難題一度困擾著路燈煥新計劃的相關負責人。

▲廬陽城資工程端口同供方探討路燈改造方案

就在大家為改造資金一籌莫展時,廬陽城資工程專家代健在四處請教同行、廣泛查閱網絡資料的過程中,獲悉一種“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該模式通過與節能服務公司簽訂服務合同,服務方可以免費為被服務方更換智能照明設備,合同期內節省的能耗費將作為效益,由合同雙方進行分成。如果將這一模式引入小區,不僅能實現照明設施煥新,還可以不再為改造資金問題犯難,可謂一舉兩得。明確了方向后,代健和廬陽城資工程服務團隊積極尋找節能服務供方公司,在謹慎篩選比對資質、經驗、技術水平、公司規模等條件后,最終順利與一家供方達成合作。

▲小區智能路燈煥新改造
 
截止目前,榮城花園小區已完成路燈升級改造586盞,采用智能LED光時控燈、高光效路燈替換了園區內原有的普通LED燈、金鹵燈等。更換后的智能照明設備兼具“光控、時控”功能,可自主切換照明工作狀態。經測算,照明設備升級后,榮城花園小區路燈平均節能率將提升55.72%以上,每年可節電約4.58萬度,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5.62Tce,少排放二氧化碳15.23噸。在智慧節能的同時,性能優越的新照明設備還解決了原有燈具老化帶來的照度不足、頻閃等問題,提升了道路照明質量,小區亮化狀況大幅改善,真正實現低碳節能,降耗提效。

▲煥新改造完成后的路燈效果

“回遷小區經營不易,在小區進行每一項品質提升都需要資金,所以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要做好節能降耗,這不僅是對國家‘雙碳戰略’的積極響應,節省下來的能耗費用還能更好地用于小區其他方面的品質提升。”談及小區經營,廬陽城資相關負責人自有“十八般武藝”算細賬。

“前段時間我們樓下那個路燈的燈管黑了一半,還沒來得及跟你們講,昨晚我下樓散步,發現已經修好了,得夸夸你們物業心細、辦實事。”居民孫女士如是說。

生活在榮城花園小區,細心的居民會發現身邊點滴變化:不僅路燈也比之前更亮了,樓棟前的泥土地變成了水泥地,多出了一排排充電樁, 坑坑洼洼的地方變少了,原先呈現“斑禿”的綠化區域不僅不“禿”了,近期大家還驚奇地發現有“紅馬甲”在小區使用割草機修剪過于茂盛的綠地……在有限的經費條件下,廬陽城資服務團隊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該省省,該花花”,節能降耗的同時不忘提升服務品質,盡全力讓小區的居民享受到更好的服務,住得更舒心。而這些,正是廬陽城資的服務初心。
責任編輯: 鄒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