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午,中國銀聯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和公安部刑事偵查局的共同指導下,聯合17家全國性商業銀行、18家支付機構舉辦2019年“金融聯合宣傳教育活動暨移動支付安全大調查啟動儀式”。

  本次金融聯合宣傳教育活動旨在向社會公眾宣傳基礎金融知識和風險防范技能,提升社會公眾金融素養和風險責任意識。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馬紹剛副局長出席并致辭,對中國銀聯踐行“支付為民”理念,為社會公眾提供安全規范、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并開展各類安全宣傳教育給予肯定。

  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人、公安部刑事犯罪偵查局鄭翔副巡視員在致辭中對中國銀聯等支付產業各方在打擊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中給予的積極配合表示感謝,并指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形勢依然嚴峻,出現POS終端非法販賣、銀行卡賬戶非法買賣、ETC二合一聯名卡盜刷等新型黑灰產業銀行卡犯罪。鄭翔表示,公安部刑偵局將聯合銀聯等支付產業各方,嚴厲打擊POS機違規販賣、銀行卡賬戶買賣、ETC二合一聯名卡盜刷等犯罪行為。大力推行銀聯的小額雙免盜刷舉報獎勵機制,鼓勵社會各界積極舉報相關犯罪線索,對犯罪分子起到震懾作用。希望產業各方負起相應責任,電商及網絡平臺要加強非法POS機買賣管理,封堵網絡買賣POS機渠道;收單機構要加強對POS機及商戶真實性管理。共同為百姓構建風清氣正的健康支付環境。

  中國銀聯常務副總裁蔡劍波表示,中國銀聯始終牢記“支付為民、風險為本”的初心使命,貫徹落實監管政策要求。在堅守安全底線的基礎上,完善普惠金融,服務民生發展,通過升級智能風控,強化產業風險聯防聯控,深入開展金融聯合宣傳教育活動等措施做好金融消費者服務及權益保障工作。今年1-7月,銀聯網絡欺詐率進一步降至0.97BP,持續處于全球低位水平,協助公安機關排查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2萬余起,排查涉案金額1609億元,并通過貨物攔截、資金延遲結算等機制,累計為產業機構和持卡人挽回損失7.02億元。

  此次中國銀聯2019年金融聯合宣傳教育活動將通過大調查、游戲、微視頻、現場宣傳活動等多種形式陸續展開。借此引導公眾關注金融知識,揭露銀行卡主要欺詐手法,發布風險警示教育案例,增強消費者風險安全意識,識別非法金融活動陷阱,培育良好支付習慣。

  發布儀式上,2019年移動支付安全大調查活動也同步啟動。該活動將調查各群體的移動支付水平及行為習慣,挖掘受損用戶的高風險支付行為表現,分析消費者遭遇的電信網絡欺詐手法,跟蹤典型職業人群的支付行為特征。本次調查活動新增四大亮點:一是用戶完成問卷同時有機會獲得8888元銀聯云閃付紅包獎勵;二是引入婚姻狀況等標簽維度,立體呈現不同群體的支付行為及安全習慣;三是更加注重網絡欺詐實際損失及處置情況;四是跟蹤消費者對金融科技應用帶來的安全感知情況。

  中國銀聯一直致力于打造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務,在產品和服務中積極采用國際標準的支付標記化(Token)、IC等創新技術,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打造并完善了一整套覆蓋規則、監控、風險補償與快速賠付的安全保障體系,提升智能風控能力,優化云閃付安全中心、小額雙免補償等服務舉措,推進與公安部共建打擊金融支付犯罪聯合實驗室等警銀協作,深化產業聯防聯控合作,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風險防控服務。
責任編輯: 李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