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看遠看不清,為什么有的小孩是近視,有的卻是弱視呢?

    弱視是一眼視力正常,一眼視力較差,只有一眼視物,看東西會少了立體感,視野較窄,外觀則與常人無異,但他們眼前的世界是模糊不清的。

   很多家長關注得比較多的一般是孩子有沒有近視,往往忽視了弱視。

    如果孩子近視,看不清遠處,但可以看清近處,戴上眼鏡還能幫助矯正視力。而弱視不但看不清遠處,連近處也看不清,就算戴上眼鏡也沒有用。弱視由于視覺細胞和神經長期受不到外界物象的準確刺激而衰退,如果不及時防治,視力便會永久低下。因此弱視對于患者來說,將一輩子影響生活、學習和工作。

    所以弱視的危害比近視更嚴重!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弱視?
 
 
    遮蓋試驗法:用一個眼罩或紗布分別遮蓋孩子的右眼和左眼,觀察是否有情緒和視物情況變化。

    遮蓋孩子的一只眼睛時,孩子玩起來沒有什么不自然表現時,說明孩子的視力沒有問題。

    反之,孩子煩躁哭鬧用手去撕眼罩,或者走路常常跌倒,老拿不到東西,說明沒被遮住的眼睛視力非常差。

    弱視按病因分類
 
 
    1.斜視性弱視:由于斜視引起復視和混淆,使患者感到不適,視中樞就主動抑制來自斜視眼的黃斑視覺沖動,眼黃斑長期被抑制就會導致弱視。

    2.屈光不正性弱視:多見于中高度的遠視及散光。

    3.屈光參差性弱視:雙眼球鏡度之差≥1.50D,柱鏡度之差≥1.00D。

    4.形覺剝奪性弱視:在嬰幼兒視覺發育的關鍵期,黃斑部沒能接受正常的光刺激,使視覺發育受阻而導致的弱視。

    5.先天性弱視:發病機制不清,難于查找原因,多見于眼球震顫,視網膜黃斑部出血等原因。

    弱視治療的關鍵期
 
 
    一般兒童12歲以后,視功能已發育完善,這個年齡再治療,視力就不容易提高,精細的立體視覺更無法建立。所以,弱視的黃金治療年齡是在視覺發育期的1~6歲之間。

    01 提升視力

    配戴框架眼鏡進行屈光矯正,在戴鏡基礎上進行精細訓練或視刺激。傳統方法和軟件游戲訓練都有效,家長可以醫院和家庭訓練相結合,定期復查,根據復查結果調整訓練方案。

    戴鏡時間:雙眼弱視戴鏡時間除了睡覺外,醒著的時候都建議戴;如雙眼弱視戴鏡后視力提升不明顯或單眼弱視,每天需要遮蓋2-6小時不等,再強化訓練,有效的方案和良好的依從性才是視力提升的關鍵。

    02 建立雙眼立體視功能

    弱視進行干預治療后,雙眼或單眼視力達到正常了,就算弱視治愈了嗎?嚴格來說不算喲,還需要視功能恢復到正常,擁有雙眼立體視。要加強弱視知識的宣傳教育,6歲前是視覺發育的關鍵期,因此及時發現孩子弱視給予相應的治療是完全可行的。

    判斷弱視是否治好的5個標準
 
 
    關于弱視臨床治療怎么確定是否治好,有五個金標準。

    1、雙眼矯正視力均達0.8及以上;

    2、眼位正常;
   
    3、具備三級功能(良好的雙眼視覺和立體視覺功能);
   
    4、雙眼屈光度基本一致(≤0.50D)
   
    5、雙眼眼球軸長基本一致(≤0.2毫米)

    孩子3周歲后應定期進行眼健康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責任編輯: 許吳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