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教研工作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從《綱要》中提出的“幼兒園教師集體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應充分發揮這一資源的作用” 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活動主導,集體備課要發揮每個教師的作用及集體智慧之大全。開展集體備課是我們教研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其一個人“單打獨斗”,倒不如集思廣益、取長補短。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教研工作 蚌埠經濟開發區新城教育集團新天地幼兒園王媛媛 從《綱要》中提出的“幼兒園教師集體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應充分發揮這一資源的作用”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活動主導,集體備課要發揮每個教師的作用及集體智慧之大全。開展集體備課是我們教研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其一個人“單打獨斗”,倒不如集思廣益、取長補短。 決定了開展集體備課之后,我們需要明確的是集體備課的本質是什么,開展集體備課的方法有哪些。通過了解,我們不難發現它的本質有兩種解釋:一是指研究,二是指優勢整合。且隨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頒布和實施,更加凸顯了教研的重要性,因此對于我們來說,我們更強調的是教學研究,且是教師進行集體研究。 一、開展集體備課、集思廣益 (一)說教材 開展集體備課的前提是每一位教師對本次討論的課題已經有一個全方面大致的了解,并且做好了個人的第一教案,明白了課題中的重難點與關鍵所在。因此集體備課是基于已經有對課題的基本研究和中心思想了解的情況下,再組織大家共同鉆研教材,形成教學設想,開展集體備課。 而首要環節便是集體備課中的主備課教師進行教材解讀,也就是說教材環節。而其他教師對此展開針對性的提問,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問的過程當中教師對存在疑問的地方應該大膽的提出質疑,勇敢的說出自己的見解。只有每個教師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再讓不同的觀點反復碰撞,得出一致結論。才算是達到了集體備課真正的目的,之后再由主備人對主備教案重新修改,得出一篇具有集體意見的共享教案才算大功告成。 (二)說活動目標 幼兒教學中的教育目標是確定教學方向的第一要素,它指導和支配整個教學過程,也是幼兒教學活動評價的重要依據。 而集體備課時教師們討論幼兒教學中的活動目標時可以從三個角度出發,分別是情感目標、認知目標和行為技能目標。通過討論,可以發現研究情感目標主要是通過研究幼兒具有客觀性體驗和內心情感的共鳴;而認知目標方面研究主要從幼兒興趣的變化及知識的規范標準定義為中心;而行為技能目標主要討論的是幼兒在具體的情境中通過學習理解掌握一定的技術與能力。通過討論,我們的終極目的也是在于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我們并不能確定幼兒在整個活動目標中展現的行為結果,所以我們在集體備課時對于說活動目標都是各持己見,這就非常符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說了。 (三)說重難點 在幼兒教育中“重點”是幼兒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而“難點”也是掌握核心知識點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所以在進行集體備課的過程當中,教師們需要注意的是“重點”是針對教材而言,但“難點”卻是根據幼兒的接受程度來定義的。因此集體備課當中,教師必須先考慮幼兒的認知程度來確定教育難度,接著把重難點放在確定教學內容的主要因素上,這是集體備課過程中說重難點的意義所在了。 二、分組選出組長、特點鮮明 教研從來都不是一項“單打獨斗”的活動,而是需要所有教師齊心合力合作完成的工作任務。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集思廣益才是最有效的辦法。在各個學科之間,選出一個學科組長非常有必要。而學科組長又代表著本組的教研水平的高低,是本組的靈魂力量所在。組長的威信能把組員凝聚在一起,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同時也加強了教研的活動教程。 因此我們對健康、語言、社會、科學、數學、美術、音樂等學科分為兩組,分別是語言組和數學組。兩個年級學科組長作為自己組的第一負責人,在幼兒園統一領導下,對自己本組的組員做全面工作。 作為組長,也是自己所在的學科組的核心人物,應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與領秀風范。同時多關注組員對于學科課題的研究,在配合教研組長進行教學研究時,應該做到“身先士卒”起表率作用。多關心組員教學的進度與組員的思想、情緒、困難等等問題,為學科組的教學工作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總而言之,就是做一天組長就做到盡職盡責,實現自我的最大價值。 三、開展“青藍工程”,一對一幫扶 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融合與自我的鞭策。為了使新加入幼兒教育工作這個大家庭的教師能夠快速成長起來,我們可以開展制定“青藍結對幫扶”的工作計劃。 本著老教師相較于新教師來說,他們更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與班級管理水平。但新教師有著比老教師更加充沛的教學精力與先進的教學理念,因此,取長補短的情況下,讓老教師對新教師傳授自己的教學經驗與管理班級的方法,促使新教師盡快適應自己的教學環境。 采取“一對一”結對幫扶的形式,由學校指定幫扶名單,分配被幫扶教師與幫扶教師,再通過新教師見面課、公開課、指導課堂設計、隨堂聽課等形式來幫助新教師答疑解惑,最大程度上為新教師鋪展一條新教師成長的康莊大道。 總之在對新課程的實踐的探索里來說,我們應該堅持對于教育研究的解讀、解決了日常生活當中的大多數教育與生活問題。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