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種子選手”,蓄勢待發!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歲末,種子企業紛紛為明年的春耕忙碌著。
歲末,種子企業紛紛為明年的春耕忙碌著。 12月23日,在荃銀高科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包裝車間,成噸成噸的優質水稻種子,被叉車運上貨車,發往全國各地。 “從9月下旬至今,雜交水稻種子已發貨930萬公斤,涵蓋50多個品種。我們24小時不間斷作業,保障市場需求。”荃銀高科副總經理褚琳峰說。 ![]() 在荃銀高科實驗室,科研人員利用先進設備開展育種實驗。全媒體記者蘇玲張正朋攝(資料圖) 熱火朝天的場景,折射出荃銀高科在中國種業市場的強勁實力。 集創業板種業第一股、中國種業領軍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諸多頭銜于一身的荃銀高科,種業綜合實力及雜交稻研發、推廣居全國種子企業前2位,海外業務規模居第1位。 數據顯示,2021年荃銀高科銷售各類農作物種子1億公斤以上,種業收入16.25億元。 “我們的雜交稻種子,出口巴基斯坦、菲律賓等10多個國家。”褚琳峰介紹,2021年公司出口雜交稻種子622.5萬公斤,占全國比例為24.76%;今年向海外出口800萬公斤。“我們將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向育種關鍵技術環節發起沖鋒。” ![]() 在荃銀高科科研基地,科研人員在水稻實驗田記錄水稻生長情況。全媒體記者蘇玲張正朋攝(資料圖)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合肥種業,起步早、發展快,創新力活躍。 如今,在水稻、小麥、玉米、油菜、蔬菜等種子領域,合肥涌現出一批頗具實力的龍頭企業,引領全省乃至全國種業發展—— “中國種業第一股”豐樂種業,科研和市場營銷體系完成了在全國主要生態區的布局,熱帶種質資源在溫帶的利用技術全國領先。雜交水稻種子產業和玉米種子產業規模和實力雄厚;常規水稻種子、小麥種子產業呈強勁發展態勢;西、甜瓜種子擁有良好的市場美譽度。 ![]() 在豐樂種業育種實驗室,農業科技工作者在觀察水稻基因編輯的篩選情況。全媒體記者蘇玲張正朋攝(資料圖) 致力于“節水抗旱稻”研發推廣的豐大種業,節水抗旱稻種質資源創新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擁有“旱優3015”“滬優549”“旱兩優8200”等多個節水抗旱稻后續品種,產業體系布局北方稻區、華南、長江流域等種植區。 國內首家油菜“育、繁、推”一體化企業國豪農業,在油菜種子領域省內排名第一,國內排名前五;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品種,連續多年保持30%~50%的增長幅度。 專業從事瓜菜作物種子育繁推一體化的企業江淮園藝,西、甜瓜系列品種研發及推廣能力全國排名前五,省內排名第一,南瓜科研水平及市場份額居全國首位;每年有15~20個新成果推向市場開展成果轉化,年推廣面積200萬畝,產品市場覆蓋30多個國家和地區。 …… ![]() 江淮園藝的工作人員正在對甘薯幼苗進行脫毒處理。(資料圖) 最新統計顯示,全市持證種業企業已達241家。國家級農作物育繁推一體化企業8家,位居全國第2,A股上市企業2家,位居全國第1,具備農作物種子進出口資質企業18家。2022年,全市種子銷售收入預計突破100億元,同比增長10%;雜交水稻種子出口額連續4年位居全國第一。 值得自豪的是,今年荃銀高科(水稻)、豐樂種業(水稻)、安徽皖墾(小麥)、安徽國豪(油料)、江淮園藝(蔬菜)等5家農作物種業企業入選“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國家種業企業陣型;富煌水產(鯰鮰類)入選水產類“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國家種業扶優陣型企業,成為國家種業振興骨干力量。 ![]() 在豐樂種業肥西嚴店鄉水稻綜合試驗基地,科研工作者準備栽插水稻試驗品種。全媒體記者蘇玲張正朋攝(資料圖) “種子是農業‘芯片’,合肥將像支持工業芯片產業發展一樣支持現代種業發展。”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高燦紅表示,合肥將強化龍頭牽引,做大做強種業企業。 根據《種業之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到2024年合肥將初步形成“種業之都”基本框架,培育全球種業10強企業1家、全國10強企業2家,水產良種領軍企業1家,打造種業知名品牌10個以上。 據悉,合肥將全力打造種業上市公司合肥板塊,推動皖墾種業、富煌水產、安徽國豪、豐大種業等一批種業企業上市,并量身定制上市輔導服務,落實政務事項辦理綠色通道。預計到2024年,全市新增上市種業企業2家以上,總數穩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