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州戀》上線!沉浸式體驗高新“溫度”與“速度”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面對疫情,安徽如何紓困解難,呵護“專精特新”?
在安徽創新創業是什么體驗? 面對疫情,安徽如何紓困解難,呵護“專精特新”? 剛剛,安徽新媒體集團推出的 安徽優化營商環境主題微電影《廬州戀》正式上線, 電影以在安徽合肥高新區創新創業青年的真實經歷為原型, 讓觀眾沉浸式體驗安徽企業服務的“溫度”與“速度”。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近年來,安徽省委、省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深化“放管服”改革,連續推出500余項舉措,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2022年春節上班第一天,安徽就召開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大會,號令全省以一流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發展。 《廬州戀》微電影以合肥高新區某高層次人才創業故事藝術化改編,以合肥高新區優化營商環境為背景創作而成。影片講述了主人公肖林青胸懷赤誠回國創業的故事。 肖林青原本在海外工作,一次國內高價中標,讓他了解到國內全色激光技術已經起步,市場前景廣闊,于是他毅然放棄國外優厚待遇,在其導師的引薦下回國創業。擁有技術,卻不懂市場,肖林青有著很多創業科研人員一樣的困惑。但在省市有關部門和合肥高新區管委會的大力幫扶下,他和團隊逐步克服了在創業過程中遭遇的融資、運營、發展等一系列難題。 然而,就在企業發展蒸蒸日上時,主要靠電影院訂單的光芒顯示又遭遇新冠疫情的影響一蹶不振。 最終,是什么讓肖林青從困境中突圍,并成功申報“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影片還原了這段真實發生在安徽的創業故事,觀看微電影,一起揭曉答案。 合肥古稱廬州,今之大湖名城,創新高地。廬州戀,“戀”廬州。 該片主人公在創業過程中,與安徽共同成長,最終實現感情事業雙豐收。“我真的到了合肥了,我聽到了淳樸的廬腔,跟夢里一樣,穿越了時光。”該片最后,用安徽合肥籍歌手王莉演唱的《我真的到了合肥了》結尾,穿插安徽創新發展的“皖美”畫卷,將全片帶入高潮。 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每一次關鍵時刻的援手,是安徽優質營商環境的具體體現。疫情反復,安徽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專屬服務包,使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茁壯成長,成為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廬州戀》取材于真實故事,尤其是片中項目評議會、項目推進服務專班、創投注資、“大手拉小手助企解難題”、“金融超市”政銀企精準對接、“7×24小時”政務服務不打烊、“一窗通辦”全程代辦少跑路等安徽為企服務特色做法,讓觀眾仿佛置身安徽,跟著主人公現場感受安徽營商環境的熱忱,讓嚴密的政策體系在電影的手法下變得生動可感。 電影拍攝前期,高新區工委辦公室與安徽新媒體集團拍攝團隊多次討論,共同商討劇本創意、主題、脈絡、大綱和分鏡頭腳本。合肥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呂長富,合肥高新建設投資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蔡霞,科技局局長程羽以及工委辦公室、高新集團等部門工作人員參與演出。作為親歷者和見證人,他們對劇情和角色的深刻體會,讓該片更具真實性和可看性。 “15分鐘微電影,我們力爭用小切口,呈現大時代,生動講述安徽以一流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發展的決心和舉措。”據該片總策劃,安徽新媒體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陳鵬運介紹,該片是集團繼掃黑除惡主題微電影《黑洞》《深淵》之后,打造的又一部微電影作品,歷時三個月制作完成。 制作團隊深耕細作,先后赴省國稅局、省商務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合肥高新區管委會等部門調研學習,與中小微企業創業者面對面交流,在前期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劇本潛心雕琢,前后修改十余次。拍攝過程中,團隊在合肥高新區管委會、柏堰科技園、中國聲谷、合肥新橋機場等地取景,力求真實再現當時情景。在后期制作環節,主創團隊反復磋商,精益求精,力求每一個鏡頭完美呈現。 “當前,全省上下奮力踐行‘一改兩為五做到’,打通惠企助企政策落實中的‘堵點’‘難點’,著力打造公平、公正、開放、便利、滿意的一流營商環境,涌現出許多務實舉措、典型案例、生動故事。”該片總監制,安徽新媒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章理中表示,作為新型主流媒體,安徽新媒體集團努力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用微電影記錄大時代,講好安徽發展故事,助力安徽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