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初心 和美天樂”天樂中心社區治理創新篇(一) 天樂中心蜀峰灣社區“三新”“三落實”模式成特色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有探索、有積累、有總結。
“爭當抗疫小衛士,快樂繪無疫小區”、“繪聲繪色解讀垃圾分類知識”、“垃圾分類新時尚黨員示范要先行”…… 一個接一個的主題活動; 一撥接一撥的居民參與; 一組接一組的家庭融入; 有探索、有積累、有總結。2020年,為提升轄區基層治理能力建設,深化社區服務理念,蜀峰灣社區打造了黨建引領、多元參與的社區治理環境,在不斷推進工作落實的基礎上,實現了社區治理體系的創新,構建社區生活全方位的治理網絡。 黨建引領打造“三新”社區 在社區治理的推進過程中,蜀峰灣社區堅持黨建領航,創新“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環保”的模式,推動“紅”“綠”融合,致力于為轄區居民打造一個宜居的社區環境。 (一)黨建引領文明社區新風尚。蜀峰灣社區率先成為安徽省委黨,F場教學點,并設立環境日,創新主題黨日,開展黨課大宣講,組織轄區黨員投身“河長制·先鋒治水”、“垃圾分類我先行”等活動,讓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同時,針對轄區居民舉辦“以廢換綠,美化居室環境”、“小樹陪伴我成長植樹認養”等系列活動,廣泛匯聚群眾力量,推動“低碳環保”理念走向家庭,深入社區。 ![]() (二)先鋒共建綠色社區新面貌。以機關帶基層、黨員帶群眾,創新“紅色聯盟、生態接力”行動,組織轄區機關單位與社區結對共建,通過組織聯網、活動聯誼、載體聯建、實現互促共進。建立起多方參與共建綠色社區的網絡體系,使駐區機關單位由“局外人”變成“熱心人”,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共創“宜居家園”。 來自安徽省自然資源廳的黨員志愿者,帶著近百幅由本省系統干部職工拍攝的照片來到綠城桂花園小區,與社區黨總支開展共建活動,展出的每張照片都配寫了“地質特征”,將祖國山河的壯美、自然的旖旎和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多角度立體式的呈現給居民。 ![]() (三)初心打造社區服務新品牌。社區傾力創建“蜀峰水岸宜事宜家”品牌,形成“1+N”黨建服務品牌集群,構建“黨群服務圈”。通過在小區和企業園區設立“文化巴士站”展示居民書畫、攝影、手工作品及宣傳國家政策、綠色低碳、文明禮儀等各項內容,增添居民“草根”文化內容,同時將文化宣傳搬到小區和企業園區內,形成"文明、團結、高尚"的社區人文環境體系。 ![]() 社區治理“三落實”,打造轄區治理新格局 蜀峰灣社區在推進社區服務及社區治理的工作過程中,協同社會組織、志愿者、居民骨干等多方力量,堅持重點工作“三落實”,不斷優化服務流程,逐步推行一站式服務,織好社區治理一張網。 (一)落實服務宣傳工作,一次登記全程服務。在小區廣泛營造各種工作宣傳氛圍,利用微信公眾號、天樂e生活、微信居民群、QQ群等積極宣傳、推進各項工作。例如在小區宣傳文明養犬工作中,蜀峰灣社區工作人員上門登記養犬戶的犬只信息,并發放宣傳單頁引導養犬的居民為愛犬辦理犬證;在近期電動車上牌工作中做到每家每戶電動車信息摸排完整,上門服務辦證。真正做到讓居民隨手就能問、隨手就能辦,真正打通居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 (二)落實團隊建設工作,大力培育社會組織。主動聯系轄區各類文藝團隊,積極申報微創投項目,號召居民加入志愿者團隊,發動各方力量,投身志愿服務大團體中。其中天樂中心微治理創投項目“瀾溪鎮巡查隊”積極配合居委會開展“文明創建微治理”行動。紅葉黨群志愿服務隊通過保護環境、文明養犬、志愿巡邏、幫扶老人等微治理活動開展,提升桂花園小區內整體文明素養。高空拋物一直被比喻為懸掛在城市上空的痛,天樂中心微治理創投項目“杜絕高空拋物、弘揚傳統美德”在夢城社區內開展杜絕高空拋物專題宣傳活動,成立了以熱心居民、志愿者為主體的“打擊高空拋物巡查隊”,在小區設立高空拋物行為“曝光臺”。以“微項目”撬動社區“微治理”,以“微治理”推進社會“大治理”,最終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 (三)落實平臺搭建完善,推進新型家庭發展。依托社區城市生活e站,在原有e站功能室基礎上不斷充實,開展居民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實用的健康養生課堂等,提升轄區家庭學習能力。并且切實做好轄區困難家庭幫扶聯系制度,在原有的慰問、聯系、幫扶基礎上,再次深化細致服對接幫扶務,充分利用微信、QQ等便捷溝通工具,讓困難家庭隨時有困難找社區,有想法找社區,有心事找社區,真正做好困難家庭的貼心人、知心人。 ![]() 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方向,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做好社區各項工作、各類組織的“主心骨”和“領路人”。積極構建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將群眾工作和社區發展有機結合,精準施策推動,開啟社區治理新篇章。 無論是“三新”社區的變革,還是“三落實”工作步驟的形成,蜀峰灣社區都在探索著如何把“難點”轉化成“機會點”,再落實成“亮點”。紅色黨建引領下的綠色社區建設將成為蜀峰灣社區社區治理的主要方向,也是社區獨有的特色,同時也為打造綠色宜居的蜀峰灣社區奠定良好的基礎。 通訊員(周潔、甘樂賓、何玉琴)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