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聯榜樣說第4期 楊光碩:返鄉創客的桑梓情懷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編者按
百年的青春,是投筆從戎、以身許國;現如今的青春,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百年的青春,是投筆從戎、以身許國;現如今的青春,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編者按 百年的青春,是投筆從戎、以身許國;現如今的青春,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于青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的回信中說:“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五四”,是奮斗的號角;榜樣,是青春的華章。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青春之名擔當奉獻,用奮斗之路書寫無悔人生。安徽省青聯按照全國青聯部署,動員各級青聯組織,聯合多家媒體單位重磅推出《青聯榜樣說》欄目。讓我們一起走近身邊各行各業的青年榜樣,細數他們負重蝶變的耀眼青春。 青聯榜樣說第4期 楊光碩:返鄉創客的桑梓情懷 “對于阜陽這個農業大市來說,農業品牌就相當于一個金字招牌。我希望未來一提到土雞蛋,大家就能想到阜陽,一提到阜陽,就能想到田園居。”安徽田園居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光碩如是說。 這位來自安徽阜陽的“80后”小伙,還有一個親切的稱呼——“雞蛋哥”。2012年,楊光碩為了突破事業瓶頸,從北京返鄉創業。在家鄉阜陽,他開始探索在網上銷售土雞蛋,并成立了公司——安徽田園居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經過不斷探索試驗,他破解了禽蛋長途運輸困難等難題,將家鄉的土特產通過網絡平臺推向全國。 ![]() 返鄉青年“帶火”家鄉土雞蛋 2013年,就職于阜陽某養雞合作社的楊光碩第一次萌生了通過網絡銷售土雞蛋的想法。身邊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誰會在網上賣雞蛋呢? 彼時,生鮮電商發展尚處于探索期,傳統農貿市場仍是購買生鮮的主要渠道。況且禽蛋是易碎品,如何通過網絡銷售? 不出所料,進軍網上銷售后,雞蛋的破損率高成了楊光碩最頭疼的問題。楊光碩介紹,即便是在每一枚雞蛋外圍包裹了6層水果網套,破損率也還是高達5%。 “當時發生了一件最令我難忘的事。一位福建的顧客給女兒在網店買了30枚雞蛋。我精心打包每一枚雞蛋,親自送到快遞站點,并滿懷欣慰地寫了一封感謝信,等著他收到雞蛋給我回復。可是最后他告訴我,雞蛋破了7枚。那一刻我的內心充滿了愧疚,立刻給他補發了30枚雞蛋。” 面對雞蛋這樣的易碎品,如果不能攻克包裝這一短板,就很難在網絡上打開銷路。經過多方探索,楊光碩委托阜陽市一家企業專門訂制了一種軟泡沫容器,將雞蛋破損率降到2‰,有效地解決了雞蛋的物流包裝問題。 ![]() 雞蛋破損的問題解決了,網店銷量也逐漸上升,楊光碩覺得實現創業夢的機會到了。2014年,楊光碩正式注冊了安徽田園居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 然而,創業沒有那么簡單。當時包括楊光碩在內,公司只有4名員工,缺人手、缺資金、缺辦公場所,這一系列的問題都亟需解決。 得知楊光碩的難處后,2015年,阜陽市政府通過免租減租為楊光碩和團隊提供了辦公場地,為公司申請各種獎補資金三四十萬元。當地團委還組織他們參與各類創業比賽,“我也因此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漸漸地,楊光碩的團隊發展壯大。 ![]() 萬事俱備,楊光碩開始大闊步追逐自己的創業夢——通過“互聯網+合作社+農戶”的運作形式,把家鄉原生態的綠色農產品推向全國。截至目前,安徽田園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共合作養殖基地30多戶,存欄母雞100多萬只,日均銷售禽蛋數量可達30萬枚,實現月銷售額900萬元。生態禽蛋通過電商平臺銷往深圳、廣州、上海等全國100多個城市,這位返鄉青年徹底帶火了家鄉的土雞蛋。 功成不忘回饋桑梓 為事業拼搏奮斗的同時,楊光碩也在不斷地用實際行動回饋家鄉。 2016年,楊光碩和團隊積極參與阜陽團市委開展的“家鄉的味道——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組織偏遠鄉村的貧困留守兒童為在外打工的父母寫家書,連同土雞蛋、粉絲、牛肉干、菊花茶等土特產一起,寄給遠方的游子。2016年至今,楊光碩和團隊已經為500余名留守兒童及其家庭送去溫暖。“每個留守兒童都給我帶來感動,這些感動是我前進的動力。” 2018年,楊光碩和團隊推出“我的扶貧雞”公益認養項目。一方面,該項目可以通過流轉貧困戶土地、為貧困戶免費贈送雞、吸納貧困戶到養殖基地就業等方式,帶動貧困戶增收;另一方面,消費者可以通過認養一只雞的方式,獲得一只雞和它一年的產蛋量。“這樣不僅幫助了貧困地區的農戶,也為消費者帶來了優質的購物體驗。”楊光碩表示,“我的扶貧雞”項目已經助力阜陽市潁泉區92戶貧困戶脫貧。 此外,2016年開始,楊光碩和團隊還連續承辦阜陽市農業電子商務與青年創業發展論壇,為創業青年搭建交流平臺,減輕青年創業試錯成本。該論壇連續舉辦五屆后,2019年,阜陽市青年創業者協會誕生,楊光碩當選為第一屆理事會會長。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襲來,剛剛成立沒多久的協會,投入這場疫情防控戰中。在楊光碩的帶領下,協會成立了送餐分隊、物資募集分隊、宣傳分隊等,承包了一線醫務工作者的一日三餐。據統計,協會累計捐款86592.73元、捐贈5411份愛心餐、33400只醫療口罩、8000個醫用帽子、10070雙醫用手套、100000只一次性手套……先后有59家愛心企業和單位參與協會的“防疫送餐”活動中。 ![]() 創業至今,楊光碩先后獲得“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阜陽市勞動模范”“阜陽市優秀返鄉創業典型”等榮譽。這位敢闖敢試、情系桑梓的“80后”小伙表示:“我希望更多的青年創業者回到家鄉,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 本期采編:人民數字安徽李亮張從俊 媒體支持單位: 中國青年報、新華社安徽分社、人民數字安徽、安徽青年報、安青網、中國網韻動安徽、安徽生活網、安徽校媒聯盟、安徽新媒體集團、萬家熱線、合肥論壇、合肥日報、合肥新聞綜合廣播、合肥點聚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淮北日報、宿州電視臺、滁州市廣播電視臺、六安交通音樂廣播、宣城市廣播電視臺、安徽啟蒙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皖江論壇、黃山市民網絡有限公司、安徽文藝出版社、安徽省青年書法家協會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