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合肥市瑤海區吟春園小區,多棟居民樓電梯被貼上封條,電梯口還有轄區市場監管部門下達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自9月14日小區15部電梯被集體責令停運以來,幾百戶居民已連續多日爬樓回家。這一切都是因這15部電梯脫檢時間過久,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吟春園“服役”長達17年的電梯,反映出省城不少小區電梯普遍存在的維修難問題。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將有更多電梯步入“老年”。對此,合肥市業內人士認為,解決居民小區的電梯維修問題,根本在于解決資金來源問題,而設立“電梯專項維修資金”,專款專用,或許是徹底解決難題的方法。

  未按期年檢 15部電梯被“封”

  記者從轄區市場監管部門獲悉,這些電梯脫檢時間過久,如若不封停,將會有重大安全隱患。相關部門責令物業對電梯進行改造或維修,直至經過特種設備檢測機構合格后方可使用。

  吟春園小區物業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小區共12棟高層住宅樓,其中10號樓15層、高一棟(樓棟名)14層,其他均為11樓。這些居民樓配有16部電梯,除了10號樓二單元的電梯之前已更換外,其他15部電梯均被貼上了封條,受影響住戶有700多戶。

  想要修電梯

  無法用維修基金

  17日早,住在吟春園10號樓15樓的住戶倪女士不得不步行下樓上班。“我們年輕人還好一點,鄰居七八十歲的老人,現在根本出不了門。”倪女士表示,“他們現在只能被‘鎖’在家里。”

  10號樓居民境遇稍微好一點,因為電梯再被責令停運前,還可勉強運營。而高一棟的住戶已連續10天爬樓上班或回家了。一位住戶說,高一棟的一部電梯承載了60多戶人家的出行,電梯“久病纏身”,早在被貼封條前就已趴窩了。

  按理說,電梯壞了只要維修就可以,但小區管理處通知,小區維修基金賬戶因在之前的水表改造時使用過一次,目前賬戶余額不足。“我們只能要求業主們自掏腰包籌錢維修或更換電梯。”物業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轄區街道、社居委已經介入,試圖幫助業主們盡快解決電梯的問題。

  約5000臺電梯

  服役時間超15年

  “服役”17年的吟春園電梯,讓一道眾多高層住戶面前不得不面對的難題擺上臺面。這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電梯步入“老年”。日前,安徽商報報道了合肥東;▓@小區電梯“服役”十多年停運一事。該小區電梯是因廠家倒閉購買不到電梯配件。

  對此,合肥市電梯行業協會秘書長丁興禮表示,在十年前,合肥電梯的數量大約在1萬臺,這也意味著這些電梯服役時間已超過10年;而據其估計,服役時間超過15年的約有5000臺。

  既然已服役了這么多年,這些電梯為何還不退役?丁秘書長介紹由于受設計制造、安裝、維護保養和使用等多種因素影響,電梯整機使用壽命存在很大差異,國內沒有制定電梯整機的判廢標準,也沒有哪一部法規明確規定了電梯的使用年限。

  解決電梯維修問題可設立專項維修資金

  電梯“老”了“久病纏身”,一旦停運將勢必影響居民出行,問題嚴重的可能會損害業主的生命安全。那么這些逐漸老化的電梯到底該如何處理?丁興禮認為,除了定期的年檢外,合肥市出臺了《合肥市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對于服役超15年的電梯有特別的規定。

  據悉,該辦法提出加強老舊電梯管理,要求使用單位對使用年限超過15年、主要技術參數發生改變的電梯,開展安全技術評價并進行維修改造;確立了電梯經費保障制度,明確電梯日常管理、維護等費用由電梯所有權人承擔,住宅小區電梯需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中列支維修改造費用,縣市區政府應安排財政資金,對未建立專項維修資金的住宅小區老舊電梯更新進行適當補貼。

  丁秘書長介紹說《合肥市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三條、第二十七條已經明確規定: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協助有關部門督促落實電梯運行,維護保養,改造修理等費用。但從他們的調查中,諸多基層部門對此規定竟然不知,他們的缺位令居民在面臨電梯問題時,束手無策。

  此外,在合肥市電梯協會秘書長丁興禮看來,解決居民小區的電梯維修問題,根本在于解決資金來源問題,雖然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規定,電梯更新改造的經費可以從住房大修基金,也就是業主在購房時所繳納的公共維修基金中提取。但目前真正從這筆基金中提取經費來進行電梯更新改造的情況少之又少。由于電梯更換費用大,現在小區的房屋維修資金也不足以解決,財政資金補貼支持應該盡快擺上議事日程。

  在他看來,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已經提出,設立“電梯專項維修資金”,?顚S,并且專人管理,這一舉措或許可以避免推諉扯皮,徹底解決居民小區電梯維修難的問題。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