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后,安徽各地、各部門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有序、有力、有效開展防控工作。

  記者昨日(9月12日)從安徽省農委省畜牧獸醫局了解到,截至9月12日,我省4個縣區發生8處非洲豬瘟疫情,其中,南陵縣2處、宣州區4處、鳳陽縣1處、義安區1處。目前,8處疫情均已得到有效規范處置。

  “非洲豬瘟在我省發生以后,省指揮部積極行動,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對疫情發生地立即進行處置,采取有效措施,規范處理。”據省農委省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陳海林介紹,安徽對省際生豬及其產品的調運嚴格加強監管,禁止疫區省生豬及其產品進入我省。同時各市之間調運也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管控。

  “我們實行一日兩報,加強摸排,對摸排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監測處置。”據陳海林介紹,安徽加強對養殖戶的宣傳培訓和引導教育,嚴格禁止飼喂泔水,加強消毒滅源,在當前形勢下,禁止養殖場戶從場外調入生豬以及生豬產品,進行封閉保護。

  隨著非洲豬瘟疫情報告發生次數增加,一些市民擔心,豬肉還能吃嗎?對此,農業農村部、安徽省疾控中心等多家單位已經給出明確回答,非洲豬瘟不傳染人,豬肉可以吃。昨日,安農大動物科技學院教授也進行了專業解釋,為什么人不會因為食用豬肉而感染非洲豬瘟。

  “非洲豬瘟發病率高、致死率高,對養豬業的破壞力極大。但非洲豬瘟病毒不感染人,不是人畜共患病。”安農大動物科技學院教授、博導王桂軍說,非洲豬瘟病毒對熱敏感,“非洲豬瘟病毒在高溫下無法存活,即烹飪加熱后,溫度達到70℃持續30分鐘可以殺滅病毒。”而且目前市場上供應的豬肉產品都是經過嚴格檢疫的安全食品,從正規售賣點買到的豬肉,都可以放心食用。

  對于受影響最大的養豬場,應如何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呢?王桂軍表示,非洲豬瘟可防可控,通過養豬場、屠宰場、生豬交易市場、肉品加工廠等環節的有效處置,可以成功控制住非洲豬瘟,“目前非洲豬瘟沒有疫苗和藥物治療,主要依賴撲殺、消毒、無害化處理、禁喂泔水。養豬場要加強生物安全,切實將防疫措施落實到位。”

  【非洲豬瘟小科普】

  1.什么是非洲豬瘟?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家豬、野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動物傳染病,所有品種和年齡的豬均可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達100%。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其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1921年肯尼亞首次報道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上世紀60年代傳入歐洲,70年代傳入南美洲,2007傳入高加索地區和俄羅斯。2017年以來,俄羅斯遠東地區非洲豬瘟疫情頻發。2018年8月,非洲豬瘟在我國首次發生。非洲豬瘟在豬群中傳播主要通過與患病豬或病毒污染物直接接觸而感染,帶毒的軟蜱等媒介昆蟲叮咬也可傳播。

  2.人會感染非洲豬瘟嗎?

  非洲豬瘟病毒不感染人,所以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傳染病。豬是非洲豬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豬和野豬其他動物不感染該病毒。雖然對豬有致命危害,但對人卻沒有危險。一是非洲豬瘟病毒在高溫下無法存活,即烹飪加熱后(溫度達到70℃持續30分鐘)可以殺滅病毒。二是目前,市場上供應的豬肉產品都是經過嚴格檢疫的安全食品,從正規售賣點買到的豬肉,都可以放心食用。

  3.非洲豬瘟主要危害是什么?

  非洲豬瘟對生豬生產危害很大。一方面非洲豬瘟對豬發病率高、致死率高,另一方面目前尚沒有有效的非洲豬瘟疫苗,也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

  4.目前養豬場應如何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

  由于目前在世界范圍內沒有研發出可以有效預防非洲豬瘟的疫苗,但高溫、消毒劑可以有效殺滅病毒,所以做好養殖場生物安全防護是防控非洲豬瘟的關鍵。

  一是嚴格控制人員、車輛和易感動物進入養殖場;進出養殖場及其生產區的人員、車輛、物品要嚴格落實消毒等措施。做好消毒是關鍵:堿性、酚類、戊二醛等消毒藥有效,能有效殺死非洲豬瘟病毒。

  二是采取隔離防護措施,避免與野豬、鈍緣軟蜱接觸。

  三是嚴禁使用泔水或餐余垃圾飼喂生豬。

  四是做好豬瘟、口蹄疫、藍耳病等疫苗的預防接種。豬場一旦發生不明原因的大批死亡等,應及時上報當地獸醫部門。同時對豬場徹底消毒,對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

  五是嚴格控制生豬及其產品的調運,加強檢疫監管。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