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1~8月空氣質量優良率71.2% 高于全省平均值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今年以來,我市嚴格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中各項任務措施,扎實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空氣質量持續好轉。數據顯示,1~8月,PM2.5和PM10的平均濃度均低于全省平均值,空氣質量優良率71.2%,高于全省平均值。 根據初步統計,2018年1~8月,全市PM2.5平均濃度為47.8微克/立方米,低于全省平均值(48.2微克/立方米)和年度目標值(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1%;PM10平均濃度為74.2微克/立方米,低于全省平均值(7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空氣質量優良率71.2%,高于全省平均值(69.9%),同比上升11.4個百分點。 空氣環境質量變好,離不開合肥大力度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今年以來,全市將大氣污染防治巡查常態化,采取各轄區、各部門分頭督查,相關部門聯合督查,各轄區互查等方式,加大檢查力度,加密網格化巡查,一旦發現問題,立即整改落實。對空氣質量數據日分析、日通報、日調度,對于數據異常的子站,及時剖析污染成因,督促轄區整改。 今年以來,省大氣督查發現我市存在問題306件,截至目前已整改297件。2018年全市大氣污染防治計劃整治項目共計1219個,截至8月底,完成率達94%。目前,1萬平方米以上在建項目安裝揚塵在線監控監測系統383套,完成率75%;推廣土石方作業階段施工圍擋安裝PM10自動噴淋系統219套;建成6套機動車遙感監測系統,準備通過固定式遙感監測點,開展機動車尾氣遙感超標車輛及路面行駛車輛檢測執法工作。 同時,從2018年起,我市在主城區和四大開發區、各縣市全部或部分范圍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強力推進城市建成區餐飲業油煙專項清理整治,摸排需整治經營單位共10110家,目前已完成9256家。此外,我市還在探索應用大氣治理新技術。在合肥高新區、廬陽區、瑤海區、包河區等試點利用激光雷達、走航監測、無人機航拍等方式,輔助查找大氣污染源;推廣建設大氣微觀站,目前已建成69個。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