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記者從合肥市規劃局獲悉,《合肥市三十崗鄉總體規劃(2013-2030)(2017年修改)》已在本月初獲得了合肥市政府批復。除了要打造大科學裝置集成新園區,這里還將形成“兩軸多點,七帶七區”的景觀格局。

 

  規劃定位市近郊水源保護型生態創新鄉鎮

 

  三十崗鄉位于合肥市西北部,西與高新區接壤,北與長豐以滁河為界,南臨董鋪水庫與蜀山相望。此次《總體規劃》范圍東臨大楊鎮,西接南崗鎮,南臨董鋪水庫,北至長豐縣,鄉域總面積32.58平方公里。

 

  城鎮性質方面,三十崗被定位為合肥市近郊水源保護型生態創新鄉鎮。在功能方面,三十崗鄉被定義為城市水源保護地、生態休閑風景區和科學中心核心園。按照規劃,至2020年,三十崗鄉的人口規模為1.81萬人,集鎮規模98.65公頃;至2030年,人口規模為2.77萬人,集鎮規模231.35公頃。

 

  合肥市政府在批復中強調,此次《總體規劃》是三十崗鄉未來發展、建設和管理的依據。規劃期內,三十崗鄉規劃區內的一切建設用地和建設活動,必須符合《總體規劃》要求。

 

  功能片區建設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群新園區

 

  《規劃》從空間戰略發展格局出發,抓住“生態、生活、生產”三大核心功能,將三十崗鄉全鄉范圍用地劃分為生態濕地保護區、藝術鄉村農業區、中心集鎮建設區、休閑農業體驗區、大科學裝置集成新園區等五個大型功能片區。

 

  其中,三國城路以南至董鋪水庫的所有區域,規劃建設國家級生態濕地公園。這里將抓住水土保持、水源凈化、環境維護、生態涵養的中心任務,以生態林種植和生態濕地修復為主,作為水源地的植被緩沖區,是董鋪水庫的生態屏障和景觀綠屏。

 

  《規劃》明確,以崔崗村和瞿嘴村為主,在三國城路以北,滁河干渠以南和國道206(新改線)以西的三十崗境內區域,發展以崔崗藝術村為中心的文化藝術創意產業,以東華科技農業為龍頭的現代科技農業以及休閑觀光生態農業。

 

  《規劃》提出,以桃蹊農場和東瞿村為主體,建設桃蹊田園綜合體。讓以生態農業、休閑旅游和田園社區為一體,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實現農業、服務業的有機結合,是展示三十崗鄉村的魅力和活力的重要窗口。

 

  此外,《規劃》還特別強調,將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群新園區,將該園區建設成為國際化開放式的國際一流基礎科研新區,成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園區之一。合肥市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也將落戶三十崗鄉。

 

  景觀風貌形成“兩軸多點,七帶七區”的景觀格局

 

  在交通方面,構建“外暢內優、高效集約、綠色生態”的綜合交通體系。鄉域形成“三縱三橫”區域性道路體系,鄉域道路與鄉村道路、旅游線路組織緊密結合,優化公交線路,形成較為完善的路網體系。公共服務方面,建立區域公用、中心集鎮、社區居民點三級服務設施系統,形成完整的社會服務設施網絡。.

 

  在景觀風貌方面,三十崗鄉將形成“兩軸多點,七帶七區”的景觀格局。其中,“兩軸”是指集鎮景觀軸和大科學裝置景觀軸;“多點”指集鎮旅游服務中心和特色小鎮公共服務中心,崔崗藝術村、王大塘音樂小鎮、袁大郢、汪堰衛沖和東瞿大郢等鄉村景觀節點。“七帶”為滁河干渠生態休閑觀光帶、三國城路休閑景觀帶、交通線路生態林觀光帶、最美鄉村公路景觀帶、濱水生態景觀帶。“七區”是集鎮建設風貌區、特色小鎮風貌區、科教景觀風貌區、三國文化風貌區、鄉村田園風貌區、藝術鄉村風貌區、濕地景觀風貌區。

 

  生態環保方面,三十崗鄉將貫徹低碳發展、綠色循環,環境修復、生態治理,系統管控、社會共治的保護目標與規劃原則。鄉域劃分為一、二、三等級保護區,另設外圍風景涵養區和建設控制區。對不同級別的保護區域,強調保護對象的價值和級別特點,突出其分級作用,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