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昨日下午,合肥最高氣溫止步40.5℃。算起來,合肥人已連續度過了3個最高氣溫“破4”的日子。省氣象臺說,29日前,我省將維持晴熱高溫天氣,旱情有蔓延、加重趨勢。好消息是,29-31日,我省自北向南有一次雷陣雨天氣過程,局部地區有大雨,并伴有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我省高溫天氣將有所緩和。

  合肥已連續3天高溫超過40℃
 
  7月25日,合肥最高氣溫40.5℃,這已經是合肥今夏第3天最高溫超過40℃。
 
  高溫回顧:7月23日,最高氣溫40.3℃;7月24日,最高氣溫40.8℃;7月25日,最高氣溫40.5℃。
 
  更可怕的是,高溫還沒有結束,25日早晨,安徽省氣象臺確認高溫紅色預警信號,21個市縣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未來3天省城合肥最高氣溫仍會突破40℃。
 
  據安徽省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傳來數據:7月24日,合肥地表溫度最高72.2℃,穩穩地超過了吐魯番70.1℃,成為全國省會城市第一名!啪啪啪,即便“霸都”合肥榮升“地表最強”,但小伙伴們此處恐怕無心給點掌聲,都紛紛“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了吧。
 
  合肥氣象臺預報,25日夜里到26日白天:晴天,偏南風轉偏東風3級,29~40℃。26日夜里到27日白天:晴天,東南風3級,28~39℃,27日夜里到28日白天:晴天,東南風3級,29~38℃。

  高溫天為何不能人工降雨?氣象部門:不是想下就能下
 
  入伏以來,合肥的氣溫就像捆綁了小火箭,連續12個高溫日,連續3天最高溫超40℃。“盼望降溫的呼聲很多,還有一些市民詢問能不能來一場人工降雨降降溫。”合肥市氣象臺的工作人員說,人工降雨的主意聽起來很美,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并不簡單。要實施人工降雨,就必須有良好的降水條件,比方說要有云,云層太薄、太低都不行,必須要條件合適才能“請”下雨來。如果萬里無云,晴空一片,沒有水汽,那就不可能施行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不能無中生有,天空中需要有云,而且對于云的高度、含水量都有限制條件。這幾天的條件來看并不符合。”合肥市氣象臺臺長翟振芳告訴記者,目前合肥已啟動高溫三級響應。“我們正著手準備人工降雨,后續有合適的天氣條件,我們將按照部署開展相關作業。”
 
  “不過,如果仔細觀察,合肥這幾天早上天空中都是沒有云的,到了中午熱力條件好,熱空氣向上流動才出現了一些云。”其次,合肥上空多條航線日夜進行,人工降雨需要發射炮彈,這就需要得到空管部門的批準。“我們的設備都是現成的,但需要事前觀測好條件,并提前24小時報備。”翟振芳說。
 
  最重要的是,人工降雨和降溫未必能畫等號。氣象專家指出,如果小范圍內的降雨,雨量不足,不僅不能起到清涼作用,還會給三伏天增加悶熱。
 
  7月全省平均高溫日數9天

  42個市縣高溫強度達5級
 
  以我們的體驗來說,一兩天的極端高溫,躲在空調房里熬一熬也就過去了,連續不斷的高溫天才是最難熬。
 
  而從7月以來,我省多地經歷了持續高溫天氣,全省平均高溫日數9天,其中淮北東部、江淮之間中部及江南中東部高溫日數10-16天,較常年同期偏多4-8天;舒城、碭山、淮北、宿州、泗縣、天長及蕭縣等7個市縣為2000年以來同期最多。合肥、肥西、舒城及江南中東部最長連續高溫日數11-14天,其中肥西為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極值,當涂和天長為第二。
 
  高溫“待機”時間長,而且勢頭猛烈。持續高溫下,多地最高氣溫接近歷史紀錄,合肥、含山、肥西、肥東和天長極端最高氣溫為有氣象紀錄以來第二,滁州、舒城、當涂及黟縣為第三。淮河以南有42個市縣高溫強度達最強的5級。

  29-31日有雨來報到
 
  我省高溫天氣將有所緩和
 
  省氣象臺說,29日前,我省將維持晴熱高溫天氣,旱情有蔓延、加重趨勢。29-31日我省自北向南有一次雷陣雨天氣過程,局部地區有大雨,并伴有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我省高溫天氣將有所緩和。
 
  具體來說,25-28日:全省晴天到多云,午后山區局地有分散性雷陣雨。全省最高氣溫普遍為37-39℃,淮河以南部分地區40℃左右。29日:淮河以北多云到陰天,北部有雷陣雨;淮河以南晴天到多云,午后山區局部地區有雷陣雨。最高氣溫:淮河以北34-36℃;淮河以南36-38℃。30日:江北多云到陰天,部分地區有雷陣雨;江南晴天到多云,午后山區局部地區有雷陣雨。最高氣溫:淮河以北31-33℃;淮河以南34-36℃。31日:全省有陣雨或雷雨,本省山區局部有大雨。最高氣溫:淮河以北29-31℃;淮河以南32-34℃。

  安徽部分地區旱情顯現省農委部署抗旱保苗工作
 
  當前,持續晴熱高溫天氣導致部分地區旱情顯現,而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在地糧食作物正處于生長關鍵時期,需水量大,對溫度敏感。為全力抓好抗旱保苗,確保秋糧豐收,7月25日,省農委印發緊急通知,部署抗旱保苗工作。
 
  近期,我省自南向北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持續晴熱高溫導致土壤失墑快。晴熱天氣的加劇,使得部分地區旱情顯現并呈持續發展態勢。根據省氣象臺預測,7月底前我省會維持晴熱高溫天氣,旱情將蔓延加重。
 
  省農委要求,各地農業部門要把抗旱保苗作為當前秋糧生產的中心任務,及時協調當地水利部門,做好水源調度,同時做好抗旱物質準備和機械檢修。堅決克服靠天等雨的思想,組織發動群眾,全力推進抗旱工作。
 
  各級農業部門要進一步加強苗情、墑情、病蟲情和災情監測分析調度,為領導決策和科學指導生產提供依據。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各類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抗旱保苗的技術措施要點。發揮好示范片和種糧大戶的輻射帶動作用,大力推進抗旱灌溉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業干部和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抗旱保苗技術指導和現場服務,推動各項田管措施落實。

  合肥城鄉綠化出現輕度以上旱情
 
  昨日,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獲悉,合肥市林業和園林部門發出緊急通知,目前城鄉綠化已出現輕度以上旱情,特別是新栽苗木旱情嚴重。由于白天溫度太高,園林綠化工人已開始調整作業時間,由入伏初期的6點-9點、18點至次日凌晨2點兩個時間段調整為每天17點至次日9點持續不間斷開展澆水作業。
 
  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知已要求各區要積極協調,多措并舉,保證抗旱用水充足、澆水車、水泵等澆水設備夠用、抗旱人員不缺。“要求各區充分調動街道、社區和小區物業、企事業單位、市民抗旱保綠的積極性,宣傳、鼓勵社會力量抗旱。加強社會綠化抗旱工作督導,使抗旱不留‘盲區’。”
 
  高溫天氣優先保障居民用水用電
 
  7月25日,省政府發布《切實做好高溫天氣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要求保障居民用水用電,嚴防青少年兒童溺水事故發生。
 
  未來兩周,我省晴熱高溫天氣仍將持續。通知提出,要保障工農業生產特別是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需求,加強供水運行調度管理,按照“先生活、后生產”的原則,保障群眾生活用水。
 
  合肥集中制冷日供汽量破紀錄
 
  高溫天氣下,合肥集中制冷也迎來高峰。近日,記者從合肥熱電集團了解到,今夏蒸汽供冷最大日供汽量達到9500噸,達歷史峰值,蒸汽制冷的日供汽量打破了歷史紀錄。對合肥市民來說,“小鮑流動營業廳”已推出了上門服務,用戶足不出戶即可完成開通。
 
  近年來,合肥已有天下錦城、湖東景園、繽紛南國等小區用戶紛紛采用了集中制冷,合肥冷暖聯供居民小區面積達到186萬㎡。此外,還有87家工業用戶,之心城、萬象城、安糧城市廣場等239家商業用戶通過合肥熱電集團集中制冷。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