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分析城市交通狀況 合肥信息化、技術創新獲贊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我們通過大數據分析了10個典型樣本城市的交通服務質量評價指數,結果10個城市的平均得分41.88分,除石家莊市外,其他9市都在榮枯分水嶺(50分)以下,而合肥得分最低,綜合得分39.63分。”
“我們通過大數據分析了10個典型樣本城市的交通服務質量評價指數,結果10個城市的平均得分41.88分,除石家莊市外,其他9市都在榮枯分水嶺(50分)以下,而合肥得分最低,綜合得分39.63分。”5月17日,在第十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AI大數據投資貿易論壇上,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副主任、中國交通運輸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紅昌表示,這個評價是相對的,但也說明城市的交通服務低于市民的期望。
十城市九個在榮枯分水嶺以下
“近一年來,我們通過多種渠道,利用大數據抓取了10個典型樣本城市的交通信息,分析市民的交通體驗。”李紅昌和他的團隊選取了中部、東部的上海、石家莊、沈陽、合肥、煙臺、淄博、泉州、盤錦、營口以及開封市,共10市。“從得分來看,不盡人意。”結果表明,10個城市平均得分41.88分,除石家莊外,包括上海在內的大多城市交通服務質量指數得分均在榮枯分水嶺(50分)之下,石家莊得分最高為53.85分,而合肥得分最低,綜合總得分為39.63分。“我們是以10:1的概念選取有效數據的。”李紅昌介紹,每個樣本城市的數據都是通過政府公開信息、私有信源(百度地圖、高德地圖、滴滴APP)等渠道獲取的,均是完整信息。合肥的評價結果是從6萬多個信息數據中,選取6012個有效數據分析出來的。
對尾氣污染道路違建很反感
在李紅昌的計算模式里,共有40項指標,每項指標有加分,有減分,最后得分之和就是這個城市的交通服務質量評價指數。
從40項分析指標來看,合肥的交通投訴多,市民對道路違建、尾氣污染、擁堵都非常反感。李紅昌說,不僅是合肥,對另9個城市的數據分析發現,各城市市民對交通系統的安全性、環保性、合意性和便利性的服務質量指數,都有很高的負面評價。
技術創新與信息化令市民滿意
而和其他城市一樣,合肥的交通信息化、技術創新、新能源汽車發展等,市民都給予了加分,“效率性、創新性,其他城市也都有正面評價。”“評價指數是相對的,得分低并不是說這個城市的交通就是很差,但也表明,它和市民的期望值之間有差距。”李紅昌說,他來合肥參會前,對交通還有擔憂,來到合肥后,發現并不是非常差,“這代表了合肥市民對城市交通的完善,還是有很大預期的。”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