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套“好房子”交付!淝河板塊再迎“興鄰居”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被官方認可的“好房子”再迎交付!
被官方認可的“好房子”再迎交付!近日,位于包河區郎溪路與唐模路交叉口的合肥朗拾森嶼項目,迎來二批次交付,共計8棟樓541套房源。 回家,成為一天中最值得期待的儀式。穿過約9000㎡的森嶼公園,跨過象牙白寶門廊步入社區,烏桕堂院內42棵烏桕樹沙沙作響,仿佛都市中的一片度假島嶼。“品質早已超出預期,住在這樣的房子里,心里更踏實。”業主的感慨,印證了對這座“漂浮在城市之上的度假島嶼”的認可。 01 城市標桿:一場關于“好房子”的現場教學 9月5日,合肥市首屆“好房子”高品質交付觀摩活動在朗拾森嶼項目現場舉行。來自全市13個縣(市)區住建部門主要負責人、主流開發商及監理單位的近300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場住宅建設領域的盛會。 ![]() 與會人員穿過落客庭院、景觀花園,走進一個個院落與“盒子”,不時交流著不同材料間的收口處理、墻面地面的平整度、標識標線的清晰規范等細節工藝。 ![]() “本次觀摩會不僅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現場教學。”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要學習合肥朗拾森嶼項目‘把隱蔽工程做成亮點工程’的匠心,發揚‘把業主關切作為改進方向’的初心。” 作為淝河同期拿地項目中首個交付的項目,朗拾森嶼創造了多個“合肥首個”:合肥首個業主與開發商共建共創的項目、合肥首個無界實景拾系示范區、合肥首個施工質量較真工坊……這些創新實踐讓項目成為合肥“好房子”建設的樣板工程。 02 匠心質造:261項標準背后的精益求精 “我們以‘萬科質造,眼見為實’為信條,堅守工程質量的生命線。”萬科蘇皖公司工程負責人張標俊在觀摩活動中介紹。透過他的分享,人們得以窺見朗拾森嶼高品質背后的秘密。 萬科通過構建工程師文化,打造萬科質造工坊,推動行業從制造向“質造”的轉變。憑借管理與技術的雙輪驅動,萬科制定了261項標準做法、19項停歇點檢查、19項成品保護標準,確保每一個環節都精益求精。 ![]() “我們堅持前置鋪排建造全過程,縮短交付與圖紙之間的差距。”張標俊進一步解釋道,通過開工前的建造過程預演、施工工序的合理并聯、項目進度的實時監控,實現不停工、不返工、不怠工的目標。 在材料選擇上,項目更是不計成本。寶門廊以象牙白鋁板材質搭配鎏金吊頂,兩側墻體為100多條發光玉石曲面拼接而成,每條玉石造價高達數千元。外立面采用低飽和度暖色系珠光白鋁板打底,通過擷取“斐波那契數列”的黃金比例,帶來輕盈典雅的恒久質感。 ![]() 03 設計理念:都市度假島嶼的生活藝術 拾起生活的真意,是萬科拾系景觀設計的精神內核。朗拾森嶼汲取曼谷湄南河四季酒店靈感,整個社區被約2萬平方米的景觀帶環繞。項目名稱中的“森”代表自由呼吸的感受,“嶼”則形成的是一種自由鏈接的狀態。 歸家路徑被設計成一場感官盛宴。車行歸家系統通過奢雅的寶門廊和酒店式落客空間,營造出星級酒店的體驗感。步行歸家則經過烏桕堂院,42棵烏桕樹錯落排布,營造出“深山隱林”的空間體驗。 ![]() 社區內,景觀不僅是觀賞對象,更是可參與的生活場域。靜心庭院、水榭林間、中心茶庭、微風草坪等一系列場景層疊有序。業主可以在靜心庭院的落地窗前觀雨,也可以在中心茶庭圍爐煮茶,或在微風草坪參加音樂節。 ![]() ![]() 萬科將傳統架空層重新規劃,打造出“休閑盒子、運動盒子、歡聚盒子”等主題活動空間。這些空間考慮到不同性格居民的需求,甚至區分了i人(內向型)和e人(外向型)空間,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角落。 04 服務創新:全周期陪伴的“一張臉”服務 萬科“城市興交付”理念將服務貫穿于交付全周期。從業主簽約認購開始,萬科物業管家服務便前置介入,定期向業主發送工程進度,邀請參加工地開放日和各種社群活動。 “交付不是終點,而是美好生活的起點。”萬科采用“前置服務”模式,確保“一個人一張臉,服務從一而終”。交房時,前置服務管家轉型為陪伴式驗房官,提供前期預約量房、驗房指引表及驗房快修服務。 為幫助業主順利裝修新家,在首批房源交付前,合肥朗拾森嶼策劃了“好好生活-家裝節”,匯聚超過200家家裝公司資源,讓業主能夠輕松比質、比價。這種細致入微的服務,讓業主在入住前便感受到社區的溫暖。 ![]() 交付后,原先的服務管家轉型為生活管家,繼續服務業主的日常生活。“好有趣”社群則沉淀出趣自然、趣樂跑、趣藝術等8個主題IP及20多種主題活動,持續促進鄰里互動。 05 行業啟示:從“有房住”到“住好房”的變革 朗拾森嶼的交付實踐,為行業提供了從“好房子”到“好生活”的完整解決方案。項目積極響應國家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號召,以“城市興交付”理念推動住宅品質升級。 “我們要通過質量升級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居住需求,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動能轉換,借制度創新構建可持續發展機制。”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最打動人心的,是業主開放日制度。這也成為消除業主疑慮、提升參與度和獲得感的重要舉措。“這項制度能夠推動責任單位從‘治病’到‘防病’的轉變,真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該負責人強調。 隨著《住宅項目規范》于2025年5月1日正式施行,“好房子”從政策倡導轉變為具有強制約束力的國家標準。朗拾森嶼的實踐,為行業提供了可借鑒的模板。 觀摩活動結束后,近300名行業代表帶著收獲陸續離開朗拾森嶼。而在這個社區里,生活才剛剛開始:老人在認知花園里悠閑散步,孩子們在樹屋上嬉戲,年輕人在微風草坪準備著周末的音樂會。 萬科在合肥深耕17載,用一個個項目、一場場“城市興交付”,讓“好房子”的概念不再空洞抽象。2025年,萬科在合肥累計交付近3000套房源,每一套都是對城市品質生活的鄭重承諾。 正如萬科工程師所說:“我們一直葆有建第一座房子時的真誠,和對所有用戶的尊重。” 在房地產行業從規模擴張轉向品質提升的時代,這種真誠或許是最寶貴的品質。 責任編輯: 鄒鳳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