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以努力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為目標,從好房子到好小區,從好小區到好社區,從好社區到好城區,進而把城市規劃好、建設好、治理好”。
 

綜合住區建設是圍繞人的需求而展開,更加注重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人為本,連接場景,使社區與人的關系相互協調發展以彰顯人本化,讓住區形成一種可持續的智慧化服務的生態圈。萬科緊跟城市發展,探索綜合住區建設的長效機制,以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生活品質需求。
 

近期交付的掌心湖·原舍,是萬科在上海安亭新鎮探索綜合住區產品的又一次實踐,也是對人們居住需求的理解與對生活方式的設計。除了上海,萬科在合肥也花了十年時間打造了森林公園,融合了生態、教育、商業、醫養、住宅等16個全場景配套板塊于一體。

 

精耕細作十年的濃情社區

 

位于上海嘉定區的安亭新鎮,經歷了二十余年的精心規劃與開發,逐步形成了具有濃厚人文氣息和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社區。通過獨特的設計理念、豐富的運營活動和可持續的生態治理,安亭新鎮正繪制出一幅生機盎然的城市圖景。
 

對于安亭新鎮的第一代鎮民清華阿姨來說,她親眼見證了安亭這些年來的變化,“現在的安亭,有了大變樣,人也多,車也多,超市、劇場、健身……什么都有,生活很方便的”,他們也在這里組建起一個大家庭,“后來,兒子女兒也來到了新亭,整個大家庭就像一個小聯合國似的,整天都是樂呵呵的”,安亭也真正成為了她的子女們的故鄉。
 


 

2015年,上海萬科主導開發安亭新鎮后,更在城市的空白之上不斷履新,將空間重新融合,不同業態的引入與完善,讓安亭不再是簡單的居住社區,而是一個多元功能融合的活力新鎮。青年公寓「泊寓」的引入,吸引了大批充滿活力的年輕租戶;辦公產業的開發作為汽車城的延伸區域,聚集了大量職場精英;與此同時,社區商業項目“萬科集”在新鎮落地,引入星巴克、7-11等知名品牌,滿足居民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上海萬科也在這里融入了“文化社區”的理念,設立了三大鄰里中心——“我嘉書房”、“文小藝教育劇場”和“森林俱樂部”,讓社區文化不斷生長、活躍豐盛。上海萬科也參與進掌心湖的水系治理,掌心湖作為吳淞江水利功能的組成部分之一,對整個水系生態有著重要的影響。上海萬科秉持著“建、管、養”三位一體的生態理念,深入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能性:以沉水植物凈化為核心,結合濱水帶植物的生境修復,精準投放水生動物,構建完善的食物網體系,實現生物間的相生相克與生態平衡。

 


 

同時,萬科策劃的節日慶典和運營活動,成為社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一份自律互助的《鎮民公約》開始,上海萬科不斷用“小的、可持續的”行動,共造“一個人人向往的安亭新鎮”:新年音樂會、風箏節、盛夏藝術季、鎮民日、啤酒音樂節……上海萬科用豐韻而有溫度的社區文化節日,讓公眾參與,并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自然生成。
 

在產品之外,上海萬科洞察當前的租住場景,與社區營造機構攜手,舉辦“儂好,我的新鎮街坊”、“城市縫合計劃”、共創社區地圖,共同打造充滿活力的安亭新鎮社區。十年來,上海萬科在安亭新鎮深耕細作,累計交付了3976套房源,相當于交付了10多個市區中型社區,非常考驗開發商的綜合實力。不僅塑造了城市空間的面貌,更融匯了社區的人情煙火,將鄰里的故事織入這座小鎮的每一個角落。

 

助推城市空間優化

 

住區形態,是一座城市空間發展的縮影。伴隨著合肥的快速發展,主城區常駐人口需求與功能配套承載制約矛盾愈發凸顯。2012年,合肥“1331”城市區域空間發展戰略出爐,明確優化提升主城區。與此同時,政府開始投入大量資源,推動四里河城中村改造與升級。

萬科森林公園綜合住區的落地,將住宅、商業、辦公、生態、養老等城市元素有機結合,承接并吸收主城中心外溢的優質資源,聚合現代產業和高素質人才,助力四里河乃至主城功能提升和品質升級。

 


 

在規劃方面,項目以固鎮路為核心軸,分為南北兩大片區,打造嘉庭、御庭、雍庭、錦庭、睿庭、旭庭、悅庭、朗庭、曦庭、觀庭、雅庭、臻庭、璟庭等14個庭園。南側地塊靠近廬州公園,以多層、聯排別墅為主;北側以高層住宅為主,南低北高的空間布局,盡可能地讓廬州公園景觀共享。
 

14個圍合式的庭院,相互獨立又彼此融合。每個庭院由若干單體建筑圍合出院落、綠地和公共空間。這樣一來,既實現了每個庭院居民開窗見景,又提高了空間的利用率。
 

道路是住區與城市、庭院與庭院鏈接的路徑。固鎮路、青松路、紫衫路和森景湖大道等主要景觀道,不僅勾勒出住區的輪廓,還將多個庭院空間有機串聯起來。道路兩側,結合綠化帶設立跑步小道、自行車道,致力于打造綠色低碳住區。與此同時,住區內部道路延伸到城市道路中,大大緩解了城市交通壓力,亦加速了住區與城市的融合。
 


 

萬科森林公園,以城市化運營為考量,將社區功能趨于復合化發展,打造理想的步行生活圈。廬州公園、萬科廣場、森·生活匯、廬園長者中心、中小幼教育等,構成了一個與城市高效互動的完整生態鏈。居住、工作、休閑、就學、養老…都被囊括到一個步行可達的圈子中。
 

優質資源的導入并兌現,煥新了四里河的界面,也在積蓄著片區“資源池”的能量。加之森林公園綜合住區兌現的同時,萬科城市之光、萬科中心也陸續在四里河落地,高端人群的入住,為四里河板塊的圈層文化打下堅實基礎。
 

據不完全統計,以萬科中心代表的高端商辦,已經吸引上百家創新企業入駐,激發片區產業活力;萬科廣場作為安徽省首個vanke mall,也成了合肥人閑暇購物休閑的優選之地。

 

責任編輯: 鄒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