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IEEE食聯網國際標準啟動會暨工作組第一次全會在青島召開,吸引了來自國內外20余位知名企業代表,以及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江南大學等高校共同參與,為食聯產業構建起合作共贏的生態圈。會上,宣布由海爾擔任工作組主席并牽頭制定的全球首項食聯網系列國際標準正式啟動,意味著食聯網國際標準進入正式編寫階段。
食聯生態領域有了海爾標準
海爾牽頭制定的食聯網國際標準編寫正式啟動,意味著食聯產業存在的系列難題將得到有效解決。目前,云計算、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正驅動行業向生態構建的方向變革。在此過程中,食品產業上下游相關企業在信息協同、系統集成和互聯互通等方面仍存在瓶頸,未形成完整的生態體系架構。
基于此,海爾主導IEEE立項并牽頭食聯網工作組開展標準研究和草案制定,實現在生態標準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據悉,食聯網國際標準的內容涵蓋食聯網體系架構、數據規范及系統接口要求等,將對規范食聯產業發展和加速推進全球生態落地起到關鍵性作用。
制定國家標準背后的生態優勢
海爾之所以能夠牽頭制定食聯網國際標準,背后離不開海爾食聯生態的全球引領。以冰箱為生態中樞,海爾接入營養師、有機農場、生鮮冷鏈等7大類200余家資源方,打造了食聯生態。在食聯生態中,海爾以“全場景交互,一站式服務”的理念,提供包括體質診斷、代謝檢測等健康服務,在線音樂影視、烹飪教學等娛樂服務,以及包括生鮮速遞、廚房耗材在內購物服務等,覆蓋廚房使用全場景。例如,通過AI識別用戶身體數據,經健康云計算后,海爾食聯生態可輸出用戶的個人專屬健康食譜。通過廚房內智慧網器互聯,海爾食聯生態為用戶提供一鍵烘焙等健康烹飪體驗。在食聯生態領域的實踐經驗,為海爾食聯國際網標準的制定奠定了基礎。
在智能家電領域,海爾之所以能夠掌握食聯網國際標準制定的話語權,其底氣還來自于雄厚的科技實力,而市場表現無疑是最好的映照。據中怡康公布的第9周線下市場數據顯示,海爾智慧冰箱的零售量份額為55.55%,是第2名的2倍;零售量年累份額達51.82%,也是第2名的近2倍,雙雙占據了線下智能冰箱領域的“半壁江山”。
此次海爾主導的食聯網國際標準編寫正式啟動,是其在人單合一模式下的創新成果。這展現了海爾食聯生態的全球領先能力,也證實了其在生態品牌領域的落地和變現有實質性的進展。對海爾來說,通過“標準開發”助推食聯生態的全球化布局,將成為中國模式引領全球生態發展的一個新里程碑。
責任編輯:小蚊子
|
安徽生活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安徽生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安徽生活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
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
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安徽生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安徽生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51-5666225 郵箱:hftogo@hft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