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7日 ,“2019國際家居設計流行趨勢發布會”在中國合肥大劇院音樂廳成功舉辦。本次發布會由山水裝飾集團、中國流行色協會安徽培訓基地主辦,并獲得了安徽省建筑裝飾協會的權威指導;英國藝術聯盟、中央美術學院、合肥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安徽農業大學輕紡工程與藝術學院等單位的教授指導。

  

 

       此次發布會,是山水裝飾集團舉辦的第八屆“國際家居設計流行趨勢發布會”。 山水裝飾集團堅持“美學制造者·美學傳播者”的初心,打造成安徽裝飾行業頂尖的設計學術交流會和潮流發布會,提供同行設計師全程免費講學課程,希望能為安徽設計行業帶來更多的活力與新的起點。

 

發布會現場設計師齊聚一堂

 

英國MW藝術聯盟專家講師

臺灣空間大師   顏兆麟

《空間設計》

  

 

       首先分析目前的市場大環境,將家裝市場的變化看做改變的機會,分析消費者的意識轉變,他說道,“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唯有改變自己,才能找到生存空間。”

       顏兆麟大師從事空間設計四十年,他一直致力于人性化的設計與空間的打造,他提到一個小細節,樓梯踏板的最舒適高度應該是16公分,這是符合人體構造的。隨后,顏老師分析了他帶來的案例,從垂直動線講述空間利用,自然光線塑造與引用的方法。

 

高級室內設計師 朱曉鳴
《彼岸》

 

 

      朱曉鳴老師的講述課題《彼岸》,講述了“楫”、“筆”、“茶”、“曲”四種不同案例,每個案例,從設計靈感到設計闡述,從最初到成型,每一步設計的思考與研究都非常深刻與具體。

 

朱曉鳴《彼岸》

  

臺下設計師專注聽講


      不論是湖畔大學的“求知與無極”、還是桃花傘下的徽夢——泊居、又或是“塢山茶事——聽藍”,都強調了低科技,講究“只是開了燈,便成一幅畫”的意境。


國家一級色彩搭配師 王曉靜
《2019設計流行色趨勢》

 

 
      國家一級色彩搭配師王曉靜在此次的流行色發布中提到,“我們要明白關于色彩的兩個問題,第一是色彩的感覺是從何而來,第二才是色彩應該如何在空間中運用。”除了公布2019的年度色彩——活力珊瑚橘之外,王曉靜老師還分享了此次流行色趨勢的三個系列,分別是“不羈”、“匠意”、“奇愈”,并對每個系列做了詳細的介紹。


王曉靜 《2019設計流行趨勢》


——“不羈”,在表面熱鬧的基礎上尋找隱秘的不羈與成熟。

      通過不同的材質、不同的圖案來進行表現,因為兩面性的特點將在色彩中加入金屬質感,通過與造型的結合,呈現精致曼妙的“極繁主義”,并舉例“精致網眼”、“液態漆樣”、“五彩紙屑之趣”。

——“匠意”,復古的守恒和持久。

      以亮眼的桃粉色為系列的關鍵,帶有現代科技的感覺,配合啞光材質能夠展現出溫和的感覺,從造型上看,并沒有過多的裝飾,是以功能性為主的簡約性格。

——“奇愈”,人們對神秘主義的逐漸接納。講述以自然的材質搭配色系所營造的氣氛逐漸被大眾接受和欣賞。


圓桌論壇


      上半部分大咖內容分享完畢后,邀請了各大院校的名師以及行業機構的大佬進行話題討論,為發布會錦上添花。本場圓桌論壇一圍繞《讓設計與生活完美結合》進行討論。

 


      參與圓桌論壇的導師依次(左2至右)是:安徽建筑大學藝術學院展示與合作部主任劉雪丹、安徽農業大學輕紡工程與藝術學院副院長陸小彪、合肥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黨委書記李學斌、山水裝飾集團董事長宋春紅、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楊聲、安徽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蘇媛媛。

      山水裝飾集團董事長講述山水空間設計的99個人性化細節,并期望參會的設計師都保持“謙虛好學的空杯精神”和“至誠·至信·至精·至美”的態度去面對未來的道路。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楊聲


      中央美術學院的楊聲教授講述了他自己對于設計和生活的理解,并列舉案例,語言詼諧幽默,現場反響熱烈。

 

合肥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黨委書記李學斌

 

安徽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蘇媛媛


      在討論中,大師們的思維不斷發生碰撞,從藝術設計美學到設計實用性及人性化討論,其中安徽大學藝術學院的教授蘇媛媛提到,“好的設計是有情商的,我們講究錦上添花,但是更應該做到雪中送炭,要善于在設計中加入巧思與關愛。”

      設計行業人才更加應該適應社會發展,更加應該抓住客戶需求和滿足客戶真實的訴求。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王其鈞
《色彩的誤區與解決之道》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王其鈞在《色彩的誤區和解決之道》中講述了色彩的溫度與原理,講述色彩可以解析為三種元素:色調、明度、純度,他講解了光是遞增型色彩系統,色粉則是遞減性的色彩系統。

      他將專業性的課程講述簡單化,同時注重現場互動,不斷舉例證明,其中關于透明度的闡述極為精彩。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副教授 陳永群
《“無用”與“有用”的生活形態》

 

陳永群 《“無用”與“有用”的生活形態》


      陳永群教授從人類歷史講起,人類對于環境的適應和改變都有著不同的反應,環境的改變對人類歷史的變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家居空間是現代城市建筑的環境塑造,設計師需要懂得環境與人的關系,才能夠真正意義上設計出適合人類居住的居所。

      陳教授說,“我們面對的不是設計文化屬性問題,而是整體社會常識的缺失。”在未來,90后的崛起會慢慢的將生活方式轉變為享用生活為先,更加能夠體驗生活的質感,所以未來設計更加應該往人性化設計去靠攏,而非一味的堆疊和重復。

      同時,陳教授強調,對于環境的保護,應該從設計師最開始的設計理念進行改變,在設計的過程中光使貴的材質并不一定就是好的,不光要追求空間的環保,更要對環境的保護,心懷大愛。

 

山水裝飾集團董事長與設計大咖合影

 

責任編輯:許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