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第一高樓”要變更高度?合肥市規劃局回復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近日有網友在合肥市12345政民直通車留言咨詢濱湖恒大518項目進展:恒大518什么時候復工,是否變更高度?合肥市規劃局回復如下: 網友留言: 濱湖恒大518項目停工有一段時間了,到目前也沒有復工的消息,有傳言要變更規劃降高,請問消息是否屬實? 市規劃局: 濱湖區相關建設項目為停工狀態,我們未收到規劃變更申請事項。 518米!建造安徽第一高樓
效果圖 坐在108層高的辦公室里,白云從腳下飄過,俯瞰中國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幾年后,合肥市濱湖新區518米竹節形的恒大中心最高塔樓,將刷新合肥的天際線。目前,該項目基坑支護已全部完成。 位于濱湖新區華山路、成都路、南寧路、衡山路等道路的圍合范圍之內,未來將以518米的高度,或將成為“安徽第一高樓”,也會成為合肥的新地標。這棟高樓地上102層,地下4層,集辦公、酒店、服務式酒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 603根支護樁深扎地下 從合肥恒大中心規劃宣布開始,這棟518米竹節形的塔樓就備受關注。從規劃圖上看,這棟高塔建于合肥恒大中心地塊的C區。目前,塔樓區支護樁基已經完成,“這是518米高度的基石”,現場一位負責人感嘆。 資料顯示,這一項目包括一座518米的超高層主塔和四座99米至300米的副塔。其中,地標建筑凈用地面積2.87萬平方米,地上108層,地下4層。建設這個地標工程,必須要在面積2.87萬平方米的基礎上開挖25米深的基坑。這種超大超深的基坑,截至目前也只在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少數項目施工中出現過,難度系數很高。 從設計上,主塔和副塔基坑支護樁總共需要603根,支護結構均采用排樁+預應力錨索+鋼斜撐支護體系。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基坑支護樁串聯成一個整體,保持了基坑支護的整體性。 基坑動態監測,也是保證基坑安全的重要技術手段。現場施工人員表示,在基坑開挖之前,建設單位已委托相關資質單位,對基坑支護結構及周邊建筑進行了水平位移與沉降觀測,以利于時時掌握基坑變形的動態信息。 模型試驗經受強震沖擊 如此巨大體量、巨大難度的施工項目,一開始就從全球著眼尋找設計團隊。 據了解,該項目整體布局由1965年成立于舊金山的國際著名建筑設計公司美國甘斯勒事務所(Gensler)設計,美國甘斯勒事務所曾在中國設計632米上海中心大廈、343米廈門國際中心、328米南京世界貿易中心、300米廈門世茂海峽大廈、330米北京通州彩虹之門等著名地標建筑。區域交通由美國艾奕康環境規劃設計有限公司(AECOM)擔綱提供整體方案,綠色建筑技術方面由清華恒大綠色建筑研究院負責,大廈機電設備由美國柏誠公司(PB)負責。 尤其是518米高樓的7段竹節形結構,高聳入云且富有變化,隱喻常青、質樸、正直、高潔的君子風骨。但這需要重點攻克整個塔樓安全性、合理性、經濟性、施工可持續性和可行性五個技術性難題。考慮到抗強震、強風的危險,該建筑選擇“簡單、規則、對稱”且具有強大抗側強度和剛度的結構體系。 去年8月16日,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安全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該項目518米塔樓及裙房模擬地震振動臺模型試驗進行,專家認為,模型經受住了超設計烈度大震的考驗。 空氣流通也是系統工程 機電系統對摩天大樓來說猶如心臟,關系到每一天大樓中的空氣流通、冷暖調節等。該工程設置了24小時冷源系統,保證辦公區電腦、計算機網絡機房的散熱。另針對大空間采暖,還設置了中央采暖與地暖等配合的系統,確保舒適性。另外,還設置了雨水回用系統、中水沖洗系統、冷凝水回收系統,用來收集場內雨水、冷凝水,經處理后用于灌溉綠化、道路沖洗、車庫用水等。 作為新能源汽車應用的示范城市,合肥市具有良好的研發、生產和政策環境。因此,地標塔樓也在綜合交通智能和綠色環保方面進行了專項設計。據介紹,在交通規劃上,項目設置了地下環廊緩解地面交通壓力,車位總數的20安裝了充電樁,便于純電動汽車及時充電。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