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中國銀聯在中國人民銀行指導下,攜手全國主要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等單位,會同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在上海舉辦2018“金融知識普及月暨移動支付安全大調查啟動儀式”。

 
  “金融知識普及月”活動旨在向公眾提供防范金融支付風險知識,提升公眾的支付安全意識和風險責任意識,增強消費者識別風險能力,保護其合法權益。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副局長馬紹剛出席并致辭,對中國銀聯為金融消費者提供多層次保護措施積極評價,對減少公眾支付風險損失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并對本次大調查活動所取得的成果寄予期望。
 
  中國銀聯常務副總裁蔡劍波在啟動儀式中表示,中國銀聯始終踐行“支付為民”的理念,積極貫徹監管政策要求,高度重視金融支付風險防范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切實守住風險底線,持續加大金融支付安全措施投入,借助金融科技等手段不斷提升風險防控智能化水平,并聯合產業機構強化風險防控合作,服務社會民生發展,今年1-7月共為消費者挽回損失9678.62萬元。
 
  儀式當天,2018年移動支付安全大調查也宣布正式啟動。即日起持續至11月7日,持卡人可通過互聯網金融支付安全聯盟微信號“epsu2014”以及中國銀聯、17家全國性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官方網站、微信、微博等多種渠道參加在線有獎調查。這是中國銀聯連續十一年跟蹤調查消費者支付安全行為,個人信息將受到嚴格保護。中國銀聯通過了解公眾移動支付安全現狀水平、評估消費者移動支付風險識別與處置能力,為改進支付產品體驗、提升支付安全措施與普及安全教育提供數據決策依據。與往年相比,此次調查活動具有三個主要特點:一是用戶在3分鐘左右時間完成問卷后,可以了解自己的支付行為特征標簽,同時還有機會獲得豐厚獎品;二是引入職業、行業的群體特征,立體呈現不同職業人群支付行為及安全習慣;三是更加關注金融消費者網絡欺詐實際損失情況及處置情況。
 
  在金融知識普及月期間,中國銀聯還將參加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與持卡人開展支付安全互動,并開設支付安全在線課堂,向消費者傳授提高防范支付欺詐技巧,在掌握防范知識的同時還有機會獲得獎品。
 
  中國銀聯一直致力于打造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務,攜手產業各方推出的云閃付APP等相關產品,通過采用國際標準的支付標記化(Token)、IC等創新技術,充分保障消費者的支付安全。同時打造了一整套覆蓋規則、監控、風險補償與快速賠付的安全保障體系,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安全服務。目前,除了中國大陸之外,云閃付APP還能在港澳地區、東南亞等地的消費場景使用,國際受理范圍廣泛。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