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進一步拓展開放范圍和層次,完善開放結構布局和體制機制,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具體到金融業對外開放領域,他進一步指示說,要“有序開放銀行卡清算等市場,放開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范圍限制,放寬或取消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外資股比限制,統一中外資銀行市場準入標準。”

 

  這傳遞出一個清晰的信號:中國金融業的對外開放將堅定不移、有序穩步地向前邁進。浙江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作為唯一一家總部位于此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浙商銀行在近年來的經營實踐中,始終不遺余力地踐行金融對外開放。除了為實體企業分享全球化盛宴提供金融支撐,浙商銀行還邁開了金融機構自身“走出去”的步伐。據悉,浙商銀行已獲香港金融管理局授予的銀行牌照,其香港分行將于近期正式開業。

 

  規避匯率風險

 

  為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分析人士指出,置身于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開放發展的主動力,構建一個開放型經濟體,必然是實體經濟與金融經濟的全面開放。改革開放以來,國際貿易的日漸繁榮衍生了大量的新型金融需求。對進出口企業而言,商業銀行能否提供優質的國際結算以及全球現金管理等跨境金融服務,變得至關重要。

 

  深圳科士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UPS逆變電源、光伏逆變器及充電樁的出口型智能制造企業,產品遠銷全球80多個國家。2017年以來,公司銷售業績向好,但彼時人民幣的持續升值、結匯價格偏低,公司有意繼續持有美元,可美元大額存款利率也不高,難以滿足需求。

 

  浙商銀行深圳分行得知后,為科士達量身定制了“存匯通”與“結匯通”的產品方案,通過前者提高公司的美元存款收益,又運用后者的遠端與即期產品組合,幫助企業有效規避了后續匯率波動帶來的潛在風險。

 

  “像這樣的產品和服務創新的例子還有很多,”浙商銀行國際業務部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們逐漸打造了集支付、結算、融資、擔保于一體的跨境金融產品體系,為企業的‘走出去’保駕護航。”

 

  盤活應收賬款

 

  疏通“一帶一路”金融動脈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成效顯著,自貿區快速發展等,都為我國金融業的開放和國際合作提供了新機遇。“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近年來,浙商銀行通過創新涌金出口池、出口項目融資、境外發債顧問、跨境電商服務平臺等創新金融產品,有效降低了企業財務成本,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孵化培育了一大批外向型經濟主體。

 

  天津天晟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光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外貿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多有貿易往來。國際貿易賬期較長,對企業的資金備付要求更高。“一般出口企業將貨物出口之后形成應收賬款,回款周期多在3到6個月之間。”天津分行國際業務部的工作人員介紹說,“而在浙商銀行的涌金出口池中,企業只要將貿易單據遞交給銀行,即可將應收賬款質押入池,形成相應的融資額度、提升流動性。”

 

  浙商銀行天津分行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天晟達有效盤活應收賬款、獲得低成本貿易融資,從而更從容地拓展海外市場。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末,浙商銀行涌金出口池累計服務進出口企業1500多家,池內應收賬款余額超10億美元,應收賬款融資余額約4.6億美元,有效促進了進出口企業的資金融通。此外,在解決企業流動性管理難題的同時,浙商銀行還推出“出口退稅貸”和“出口易”兩類量身定制的信貸產品,為更多的出口型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揚帆出海

 

  開啟國際化戰略布局

 

  “十三五”規劃綱要曾指出,未來金融業開放要提高金融機構國際化水平,加強海外網點布局,完善全球服務網絡,提高國內金融市場對境外機構開放水平。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央行行長周小川也表示:“除了允許外面的機構在中國辦金融業務以外,對外開放還有更廣義的內容,這其中包括中國金融機構走向全球。”

 

  歷經十余年快速發展的浙商銀行,如今也邁出了金融機構自身“走出去”的堅實步伐。

 

  2016年3月,浙商銀行在港鳴鑼,成為首家直接在H股上市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隨后又成功發行了境外優先股。登陸境外資本市場、引入境外投資者,讓浙商銀行進一步優化了資本結構、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

 

  2017年12月,浙商銀行獲得了香港金融管理局授予的銀行牌照,成為香港持牌銀行,是第6家在港獲得分行經營牌照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據悉,浙商銀行香港分行正在積極籌建中,正式開業后,它將成為浙商銀行探索國際化戰略布局、深化金融對外開放的橋頭堡。

 

責任編輯程雨令